第321章 高處不勝寒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4:59
關於如何爭霸天下,孫策和周瑜早有默契,也有比較明確的戰略方向,這是兩人合作的基礎。若非如此,周瑜絕不肯成為袁術的部下。
郭嘉的輕豫重荊方略和他們的計劃暗合,而且更實在。孫策、周瑜之前對要不要爭豫州、如何爭豫州是有猶豫的。想爭,實力不足,不爭,又怕失了先機。現在聽了郭嘉的分析,他們知道就算豫州失了也不等沒有機會,心中大定,放下了患得患失的心理負擔。
周瑜明白了郭嘉對孫策的意義,郭嘉也明白了周瑜對孫策的意義,壹個是心腹,壹個是可以依靠的後背,雖有側重不同,但戰略目標壹致,立刻有知音之感。三個野心勃勃的年輕人敞開心扉,指點江山,暢談未來,儼然以天下為已任。
當務之急,是先平定江夏、南郡,進而控制整個荊州。
郭嘉攤開地圖,解說方略。
自從去年年底袁術去世,到現在已經有三個月,劉勛作為袁術舊部,既沒有奔喪,也沒有送葬,有異誌已經是再明白不過的事情。如果不及時討伐,江夏、南郡就會脫離控制。考慮到孫策曾經對蒯家大開殺戒,南郡豪強很可能會倒向劉勛,到時候襄陽就會成為前線,孫策能控制的僅有南陽壹郡。
但是,要取江夏,從汝南發起攻擊是不現實的。汝南和江夏之間隔著青山、羅山、浮光山等壹系列山脈,險峻難行,只有三關可通,即大隧關、冥厄關和武陽關,這是淮水和江漢的分水嶺,也是中原與南方的分界嶺。這三關在江夏境內,掌握在劉勛手中,要從這裏經過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就算強攻奪取三關,接下還有四百多裏路要走。這四百裏大多是山路,還有水澤,卻沒有壹個縣城,人口稀少,補給是個大問題,等到了西陵城下,人困馬乏,對作戰極為不利。
因此,這條路不可選,必須另想辦法。
辦法有兩種:壹是由南陽出發,取道隨縣、安陸,沿涢水而下,直取西陵;壹是由襄陽南下,先取江郡,平定南郡,再沿江而下,取西陵。南郡太守陳紀是劉勛部下將領,頗受劉勛器重,也沒有向孫策臣服。
“南郡比江夏更重要,劉勛不鎮江陵而鎮西陵,目光短淺,自取滅亡。我建議半二郡合並考慮,先取南郡,後取江夏。江夏戶口既少,耕地也有限,取南郡後,不用急於取江夏,可先穩固南郡,特別是江陵以西諸縣,以防秋收後益州有所動作。”
孫策和周瑜商量了壹番,覺得郭嘉這個戰術比較合適,雖然時間長壹點,但穩妥。劉勛只是疥癬小疾,不足為患。益州的劉焉才是臥榻旁的猛虎,壹不小心就有可能被他咬壹口。如果江陵失守,荊州的腰就斷了,江南四郡鞭長莫及。劉焉坐擁荊益,有居高臨下之勢。
“長沙是孫豫州所領舊郡,將軍可派人聯絡故吏,如果能不戰而定,即可對江夏形成合圍之勢,由江南發起進攻。屆時劉勛除了走豫章,要麽投降,要麽死。”
“劉勛已經死了。”孫策壹揚手,哈哈大笑。
周瑜也壹邊笑壹邊搖頭。“將軍,如果要派人遊說長沙,我倒有壹個有選。”
“誰啊?”
“我的壹個故友,九江人蔣幹,字子翼,好縱橫家,口才不錯。不久前趕到南陽來見我,欲謀壹官半職。我壹直沒有合適的職務安排給他,只好請他暫時做賓客。”
孫策壹點也不意外。他熟悉這段歷史,知道蔣幹不是演義中的那個小醜。相反,不僅是壹個帥哥,而且口才極佳,號稱江淮之間無對。這裏面可能有水份,畢竟他除了遊說周瑜不成功這件事之外,沒有留下任何值得稱道的事跡。
“在營裏嗎?”
“在的,我讓他來見將軍?”
孫策答應了。不管蔣幹有沒有才,既然周瑜推薦,他總要給周瑜壹個面子。周瑜起身出去,郭嘉抓住機會說道:“將軍,我建議派周瑜出鎮江陵。”
孫策剛才就覺得郭嘉有話要說,此刻見他如此慎重,也沒有轉彎抹角。“將他調離南陽?”
郭嘉點點頭,進壹步解釋道:“南陽是荊州第壹大郡,人口占荊州四成,豪富之家最多,眼下控制也最得力,實力非他郡可比。且南陽四通八達,壹旦中原或者關中生『亂』,避難的人南下荊州,首先會選擇南陽。如此要地,不可控於他人之手。將軍與公瑾情同莫逆,自然無礙,可是別人會有誤會。天無二日,臣無二主,將軍不可疏忽。”
孫策沒有說什麽。他理解郭嘉的良苦用心,交情再好,主次要分清,何況周瑜的家世、名聲都比他好,就算周瑜自己沒想法,別人也會有意無意的更看重周瑜。時間長了難免會有嫌隙。但他也有他的考慮。現在他還不能放棄豫州,周瑜是鎮守南陽最好的人選,到目前為止,做得也很好,突然把他撤走,不合適。
“將軍,這是收回南陽的最好機會。”郭嘉堅持已見。“南陽是將軍的根基,不容有失。”
“奉孝,妳不要急,這件事我已經考慮過了,但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壹來我相信公瑾,二來我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暫時脫不開身,沒精力來管理南陽。”
郭嘉聽了,沒有再說什麽。就算他想說,也沒時間了,周瑜的聲音已經在外面響起。
“子翼,待會兒見了將軍,妳就知道什麽叫得遇明主了。”周瑜朗聲笑道:“妳若是錯過了這個機會,我會懷疑妳的眼光,以後這朋友也不必做了。”
“公瑾,我與妳相交數年,還是第壹次聽妳如此稱許他人。待會兒我的確要好好看看是什麽樣的人能讓妳周公瑾說出這樣的話來,竟是如此死心塌地。”
孫策和郭嘉交換了壹個眼神。話音未落,周瑜拉著壹個年輕人掀帳而入。此人與周瑜年齡相仿,身高也差不多,只是稍微瘦些,面皮白凈,五官端正,有書卷氣,但壹雙眼睛過於靈動,嘴唇略薄,顯得機靈有余,沈穩不足。壹進帳,他目光壹掃,便落在了孫策臉上,脫口而出。
“好相貌,果然與公瑾不相上下。只可惜雕琢不夠,未免粗糙,不如公瑾英華內斂,溫潤如玉。”
周瑜臉『色』大變,剛要阻止,孫策擡起手,示意周瑜不要說話。他緩緩抽出長刀,放在案上。
“蔣子翼,聽說妳喜歡縱橫家,那妳說說蘇秦張儀的優劣。說得好,我聘妳為使,往說南郡、長沙。說得不好,明年的今天就是妳的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