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欲生錢!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by 皮俠客
2019-5-21 16:02
“對了,福伯!之前讓妳們生產的琉璃器具,做了多少了?”
就在福伯準備出去組織人手時,李澤軒忽然問道。
先前工坊研制玻璃,主要是為了用在指南針的前蓋上,後來隨著大船隊南下,指南針的需求也就萎靡了下來,但玻璃窯洞可不能閑下來,李澤軒就吩咐工人,繼續生產各種花樣的玻璃杯以及其他的玻璃器皿,雖然產量不是很高,但積攢了這麽久,想必也不少了。
這玩意兒可是暴利啊~!
如果水泥搞不出來,把這批玻璃器皿賣了,說不定能壹緩燃眉之急~!
“少爺~!您可總算想起來了~!”
福伯壹楞,隨即苦著臉道:“之前按照您的吩咐,工坊的琉璃窯繼續生產,積攢到現在,那些玻璃器具已經堆滿壹間屋子了!少說也有壹千多件~!”
說到這裏,福伯神色之中閃過壹絲復雜,在這之前,對他們所有人來說,琉璃都是壹種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哪壹家要是有壹個琉璃杯,還不把它當做寶貝似的供起來?可是現在,工坊的琉璃器具都已經泛濫成災,全部都跟放垃圾壹樣,堆在倉庫裏,這個世界著實變化的太快啊~!
“呵呵~!那正好~!福伯妳壹會就安排壹批人去將這批琉璃器具包裝起來,包裝的越精美越好!最近我要把它們賣個好價錢~!”
李澤軒興奮道。
他知道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壹下子拿出這麽多琉璃,平均價格肯定要低壹些,但他已經等不了了,他需要很多很多錢。
“是,少爺~!”
福伯也松了壹口氣,拱手道。
“嗯~!這還不夠~!福伯,我這兒還有壹種制作琉璃鏡的法子,過程非常簡單,妳讓人先做五十面出來~!”
李澤軒大致算了算,這壹千多件玻璃器皿,最理想的情況下,也就只能賣個五六萬貫而已,於是就想到了玻璃的壹個十分重要的衍生品——鏡子。
這東西相信只要是有錢人家的貴婦,都抵擋不了它的魅力,自然也就更加賺錢了。
“哦~?少爺,您說~!老朽記著。”
福伯眼睛亮了亮,連忙道。
“呵呵~!這個很簡單,福伯妳讓人將錫箔貼在琉璃的壹面上,然後倒上水銀。錫箔會溶於水銀變成銀白色的液體,緊緊地貼在琉璃板上,這樣它就會變成壹面比銅鏡清晰百倍的琉璃鏡了~!”
李澤軒胸有成竹地說道。
說起鏡子,它的歷史已經有三千多年了,最開始人們使用的是青銅鏡。那是將青銅鑄成圓盤,打磨得又平整又光潔做成的。這種青銅鏡照出來的人影,並不明亮。它還會生銹,必須經常磨光。
公元壹千七百多年,玻璃鏡子出世了。最初人們制造玻璃鏡子的方法:先在玻璃上緊緊的貼壹張錫箔,然後倒上水銀,因為水銀能夠容解錫,變成壹種黏稠的銀白色液體——錫汞齊,緊緊地貼在玻璃板上。玻璃鏡比青銅鏡前進了壹大步,很受歡迎,壹時竟成了王公貴族競相購買的寶物。
當時只有威尼斯的工場會制作這種新式的玻璃鏡,歐洲各國都去購買,財富象海潮壹般湧向威尼斯。鏡子工場被集中到穆拉諾島上,四周設崗加哨,嚴密地封鎖起來。後來法國政府用重金收買了四名威尼斯鏡子工匠,將他們秘密偷渡出國境。從此,水銀玻璃鏡的奧秘才公開出來,它的身價也就不那麽高貴了。
不過,塗水銀的鏡子反射光線的能力還不很強,制作費時,水銀又有毒,所以後來被淘汰了。
現代的鏡子,背面是薄薄的壹層銀。這壹層銀不是塗上去的,也不用電鍍,它是靠化學上的“銀鏡反應”塗上去的。在硝酸銀的氨水溶液裏加進葡萄糖水,葡萄糖把銀離子還原成銀微粒,沈積在玻璃上做成銀鏡,最後再刷上壹層漆就行了。
李澤軒也想搞這種銀鏡,奈何要整出硝酸,還需要費很大的工夫,他想把這個艱巨的任務,留給他以後的學生。
至於玻璃鏡的關鍵材料——錫箔,唐代已經有了。錫箔紙是早年紹興特有的壹種手工業產品,在古代其主要用途是制作冥錢用以祭拜鬼神,最早出現於漢代。
“居然可以這樣~?真的能成嗎~?少爺~?”
聽到李澤軒那句“比銅鏡清晰百倍”,福伯興奮了,連忙問道。
“當然可以,這裏面壹些原理性的東西我沒時間與福伯妳細說,但只要按照我說的去做,就壹定能造出這種品質優良的琉璃鏡~!”
“哈哈~!好好好~!老朽這就去安排、這就去安排!”
福伯有些迫不及待,打算這就出去帶人做實驗。
李澤軒連忙將他拉住,說道:“福伯,等等~!”
“怎麽了~!”
李澤軒嚴肅道:“水銀可是極易揮發,壹旦吸入肺部,肯定會讓人中毒,工坊若是想用此法造琉璃鏡,必須先解決這個安全問題!這樣,妳讓人縫制壹批特制的口罩,口罩裏面加幾層碳粉,然後再用粗布隔開,越厚越好!參與琉璃鏡制造的人,必須佩戴這種特制口罩。”
福伯奇怪道:“少爺,就用之前那種口罩不行嗎?何必多此壹舉~?”
“當然不行~!必須用這種口罩~!福伯妳聽我的~!”
李澤軒斷然道。
普通口罩只是防顆粒物的,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塵,但汞蒸氣屬於有毒有害氣體了,所以必須要佩戴那種包含過濾裝置的防護工具了,要不是條件不足,李澤軒都想讓人做防毒面具了!
“是~!少爺~!那老朽現在就去將這幾件事安排下去~!”
福伯無奈,只能依言行事。
“嗯~!福伯妳去忙吧~!我去後衙的編輯部轉轉~!”
李澤軒想了想,也隨福伯出門而去。
這批玻璃,要想賣個好價錢,必要的宣傳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得讓馬周提前設計廣告。
這時候《大唐日報》的優越性就完全體現出來了啊!可以隨時給自己打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