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天國不太平

三江口水

歷史軍事

馮紹光,壹名畢業六年多的普通化工機械工程師,在壹家大型煉油化工企業工作。面對買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80章 八裏橋血戰(上)

這個天國不太平 by 三江口水

2019-2-13 11:06

  通州是京杭大運河的開端,又是漕運進京的必經之路。 從元代以來,北京城為壹國之都後,處於京東運河邊上的通州便成為壹交通重地,在拱衛京城和運河漕運中占據著最為重要的地位。南方特產尤其是糧食,通過漕運或是海運經過天津後,便抵達通州。
  而明清兩朝,朝廷都在通州修建糧倉,便於儲存與運送。特別是滿清壹朝,北京人口大增,通州幾乎與與糧倉相等,既要運送,又要保存,近於運河邊,先天便利,隨時貯有近百萬石糧食,相當於大清的國倉。“國家歲入東南漕運四百萬石,析十之三貯於通倉”,真可謂天下糧倉。
  而此刻,進入通州城的馮雲山和石達開、羅大綱、左宗棠等人,便在林鳳祥和譚紹光的帶領下,前往城內的兩大倉庫,大西倉和中倉。
  眼前濃煙滾滾,正是中倉所在,數千討虜軍以營為單位,在各自營長的指揮下,擔水滅火,而十余架水龍也已經在拼命汲水滅火。
  林鳳祥指著不遠處,幾十個仍自冒煙的糧倉,壹臉激憤地道:“聖王,這些清妖做得太絕了,臨逃跑,還將通州城內的糧倉都放火燒掉,幸好,這些糧食有些受潮,不大好燒,沒怎麽起火倒是煙很多。很多糧倉已經撲滅了,但還是有十余個倉徹底燒毀,搶救不回來了。”
  譚紹光卻壹臉喜色地道:“林師長,不要太貪心啊。清妖沒能全部燒完,已經很好了。單單這個中倉,應該就能繳獲四十多萬石糧食。還有那邊的大西倉,聽說更多,幸好那些奉命放火的清妖,太過匆忙。”
  馮雲山道:“這些糧食,可謂是意外之財。戰亂造成許多流民,還有通州城中的米店關門,城內的百姓有可能無米下鍋,還是要放些糧食賑濟流民和百姓才好。”
  跟隨其後的後勤處處長周勝富連忙應下。
  占領通州城,討虜軍不但繳獲大炮數十門,刀矛火槍以及火藥等無數,最重要的是,在大西倉和中倉壹共繳獲壹百二十萬石糧食,通州城角落又繳獲了戰馬七百匹,可能是清兵逃離得太匆忙,竟然連戰馬都忘記了。
  至於那些刀矛,在馮雲山看來,都是破銅爛鐵,沒辦法用上的。而那火槍,竟然大半是些歪脖子火繩槍,壹兩百年前的東西,讓馮雲山壹陣無語。難怪歷史上清兵與洋人作戰,潰敗如山倒,本就缺乏作戰的勇氣,武器還這麽差,如何拼得過人家?
  翌日天剛亮,通州城內鐘鼓樓的鐘聲大作,城內城外的眾討虜軍紛紛集合,匆忙就食,準備出征。
  到辰時,馮雲山接報,甲壹師和甲八師、甲九師三個師的兵力都已經從通州城外向西推進。
  討虜軍的目標是八裏橋!
  這自然不是馮雲山又先知先覺,而是因為通州至京城有條運河攔住,要攻向北京城,必須過河。而這運河上,只有兩座橋,西邊壹座是木橋,載著大炮的騾馬車載不能通行,第二座是壹座漂亮的漢白玉單拱石橋,建造得十分牢固,大概是因為從通州西門到該橋的距離,恰好是八裏,便取名叫八裏橋。
  聽潛伏在通州的特務說,在橋拱之上,天氣好的話,還能看見北京城墻。而天蒙蒙亮的時候,早有探馬來報,說是清軍大部都退守在以八裏橋為中心的壹帶駐守,在原本就興建的防禦工事基礎上,又連夜開挖加固土壘和壕溝。不過,因為八裏橋的運河兩岸邊上灌木叢生,河岸都是樹林,遮擋視野,探馬並不是看得很清楚。
  不過,聞報的馮雲山聯想到歷史上壹模壹樣的戰事,便即刻判斷出僧格林沁這位蒙古王爺必定是打著在八裏橋拼死壹戰的主意。
  老實說,這處地形還真的是對清軍有利。四周都是灌木和樹林,蒙古騎兵可以埋伏在樹林中,等討虜軍想要通過八裏橋的時候,突然殺出,三面包圍,另壹面又是運河,還真的是只能死拼,打得壹手好算盤。
  不過,他恐怕是沒想到,雙方武器的巨大差距,不是靠地形就能彌補的。而只能打順風仗,早就失去了當初八旗入關時候血性的滿蒙騎兵,承受不住他的重望。
  更何況,自己還有專克騎兵的殺手鐧在。
  甲壹師和甲八師、甲九師分東、中、西三路,以八裏橋所在的位置為中心,向西北方向的運河進軍。而馮雲山以甲五師四個團、甲十師四個團和乙壹師僅剩的兩個主力步兵團,為後軍,隨後支援。
  戰線自東向西展開。林鳳祥率率甲壹師繞道從八裏橋村的西部,北插八裏橋西壹帶;而陳天仕率甲八師從八裏橋村的東部,斜插八裏橋;譚紹光率領甲九師沿著官道,也攻向八裏橋。
  甲九師兩個炮兵團居中,作為先頭部隊,直插八裏橋頭,兩翼以火槍兵護衛,而新組建的八百騎馬的火槍兵更是神采奕奕,在團長張英的親自率領下,率先在前開路。
  半個時辰後,張英火槍馬隊與大隊清軍騎兵遭遇,對方是壹群滿旗騎兵,從左翼包抄過來,上千騎兵成密集隊形馳騁而來,距離張英團將士不到五十步,便搶先開火,手中的火繩槍和鳥槍霹靂啪啦射擊起來,聲勢巨大。
  可惜的是,除了幾匹戰馬稍稍叫喚幾聲,根本就無甚效果,清軍的火槍不知道是都打飛了,還是根本就沒能射出五十步遠。
  不過,饒是這樣,也還是讓討虜軍將士緊張不已。現場壹片馬蹄聲和槍聲,張英這才發現,自己八百多個兄弟跑太快,距離後面的甲九師主力有二百余步遠了。
  他壹邊高喊下令:“開火!”壹邊按照黃埔軍校裏教過的軍旗示意發布口令,迅速晃動旗桿,平指敵軍,示意開火。
  八百桿夏普斯m1852型卡賓槍,發出濃烈的硝煙和密集的響聲。
  這千余滿旗騎兵遭到猛烈的火力攻擊,壹個個應聲落馬倒地。但後面接著而來的壹隊隊清軍騎兵,仍接踵而來,只見敵方戰馬奔騰而來,四處揚起大片塵土,滿旗騎兵人多勢眾,粗蠻地嚎叫,便想將張英團將士淹沒。
  張英見勢不妙,開完壹輪槍,來不及填裝彈藥,將斜跨在脖子上的卡賓槍撥在壹邊,掏出腰間的柯爾特左輪手槍,又是壹輪密集槍響。
  清軍又是倒下壹大片。
  然後,張英率領八百火槍騎士,停住戰馬,收好柯爾特左輪手槍,拔出綁在後背的馬刀,壹邊揮舞壹邊調轉馬頭,往後退卻,向後面緊跟而上的甲九師主力靠攏。
  而這時,甲九師步兵主力終於趕到。
  比剛才八百火槍騎士密集數倍的槍聲響起,勢如潮水般的清軍騎兵,又勢如落葉般地摔下戰馬。
  而且,經過這壹番拖延,後面中間位置的甲九師兩個炮兵團,已經布置好火炮。
  方便布置的幾門野戰臼炮已經被點燃,開始猛烈開火,噴出的榴霰彈,在清軍騎群中爆炸,呼嘯的碎片撕裂著滿蒙騎兵。
  沖過來的清軍見占不到便宜,反倒損失數百騎,見討虜軍火力兇猛,有些畏懼起來,但後面的軍令又壹直催促往前沖殺,壹時間進退維谷,不由遲疑起來。rw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