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煌煌華夏

歷史軍事

(很多人被皇上這個詞勸退,不得不加上這壹段。
“鶉火之歲,皇上禦極四年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29章 許姓內閣新政:經濟刺激法案(下)

日月永在 by 煌煌華夏

2021-4-18 21:44

  面對著通政司送來的這份經濟刺激法案,朱允炆連看都沒有看便當場批了回去。
  “準!”
  大朝會不露面,小朝會不言語,許不忌開個閣部會議,這麽大的壹項國策卻連看都不看直接批復,皇帝這是無心朝政,打算學李隆基中年享樂了?
  毫無疑問,皇帝的行徑給內閣、朝廷帶來的心裏壓力是巨大的,尤其是當朱允炆開始頻頻露面壹些公眾性活動,包括現場觀看南直隸壹場足球冠軍杯後,內閣肩上的壓力便更大了。
  整個國家的運轉,除去總參謀府因為缺少在任的總長,西北、西南的軍事直抵中央由朱允炆親身負責以外,其他的所有壹切國內外事務,朱允炆幾乎全權交給了內閣。
  自己看著辦吧。
  別說大朝會了,隔三差五的,朱允炆連小朝會都不去。
  考驗大明官僚體系和政務運轉體系的時間到了。
  其實這種事不算什麽大事,以往皇帝又不是沒有出過宮,去草原、下南巡,哪壹回不都是幾個月的時間,那時候楊士奇呆在內閣,國家不還是壹點問題都出不得嗎。
  現在之所以讓大家心慌,主要還是皇帝明明在京,但自打許不忌壹上任,皇帝就撒手不管,這才是關鍵點。
  皇帝就那麽信任這許不忌?
  就不怕後者變權奸?
  當然,這種想法也就腦子裏轉壹下就被大家扔到九霄雲外。
  就算讓許不忌兼任總參謀長,軍政壹把抓又有個屁用。
  臣權在皇權的面前壓根不值壹提。
  尤其是這位皇帝,如神壹般。
  君臣默契,許不忌算是明白了朱允炆現在如此作為的本心。
  皇帝操持國家近二十年,生生逆轉乾坤,大明的國情、社會、風氣導向,各個領域都完全跟二十年前不是壹回事,新成長起來的壹代官僚也早不是幾十年前那種舊官僚。
  大家都知道該做什麽,不用上級鞭策督促也知道該辦哪些事。
  內閣就相當於朱允炆的孩子,現在孩子大了,該自己有主見了。
  什麽時候孩子犯了錯惹了禍,才是朱允炆這個大家長出面擦屁股,撥亂反正的時候。
  給權力、給空間。
  這讓許不忌在倍感壓力的同時,更感受到極大的鼓舞。
  就沖不辜負皇帝信任這壹個原因,自己也得把經濟刺激法案給落實好,更得把這個國家給帶好。
  那麽將所有大事小情都交給內閣的朱允炆,現在在忙啥呢。
  除了沒事露露面看看球,參加壹些大型群體性接見,不停加深自身在這個國家的個人威望之外,朱允炆還操辦了朱文圻的婚禮,剩下的日子,便是苦苦等著抱孫。
  沒錯,朱文奎這小子都要當爹了。
  兩世為人,這還是朱允炆頭壹回即將體會到當爺爺。
  就挺突然的。
  “朕有那麽老了嗎?”
  這個問題都不用別人來回答,剛剛過完三十七整歲生日的朱允炆怎麽都不能算是壹個老人,若是放在後世,響應國家晚婚優育政策的話,這個黃金歲數堪堪是剛剛結婚沒幾年。如果朱允炆自己的記憶沒錯的話,模糊的記得,自己前世若是到三十七歲的話,兒子應該才九歲左右。
  而在這裏,三十七歲的朱允炆都要做爺爺了。
  “雙喜啊,妳說,朕給咱大明這位皇長孫準備個什麽禮物好呢。”
  離著預產期還有三四個月,朱允炆就開始操心起禮物的事,雖說前幾個月剛剛得知自己兒媳婦懷孕的消息後,就開心的賞下了許多的東西,連伺候的宮娥都派去了七八十號,但現在朱允炆還是覺得沒夠。
  “金銀石玉啥的太俗了,朕富有四海,總不能動不動就老拿這些玩意來襯身份吧。”
  朱允炆皺著眉頭糾結,守在跟前的雙喜抓耳撓腮也想不出能有啥好東西來送。
  送禮這東西,要說壹般小富之家,乃至說高府大院,無非就是金玉之物,既好看也富貴。
  便是再有能耐的,無非尋那些香火茂盛的寺廟道觀,求壹些所謂的護身法器。
  關鍵皇帝本身就大力提倡不可迷信神佛,妳說去求這玩意,那就純純的沒長腦子。
  “朕這身上也沒啥好東西啊。”
  把整個身上翻壹遍,朱允炆也就能找到壹塊玉佩,幹脆解下來放手裏端詳。
  “妳說,要不就把這物件給文奎送過去?”
  雙喜定睛壹看,有些緊張,勸了壹句:“皇爺,這可是您被立為太孫的時候,太祖身上的那塊。”
  得,這東西是皇權的傳承。
  壹聽這話,朱允炆也就打消了這念頭,不然落到外人眼裏,又該胡思亂想了。
  立儲的事風向未定,內閣領著天下各地方官員都全幅身心的投入許不忌要搞的新政之中,這個時候盡量別搞出這些影響大家夥註意力的事情。
  “還有幾個月呢,慢慢想吧。”
  重新將玉佩揣好,朱允炆換了身簡便的衣服,招呼雙喜。
  “走,陪朕出去跑步,鍛煉身體才是正事,要是老天賞面,再讓朕活個三十七年,說不準朕都能五代同堂呢。”
  誰不想多活些年,以前朱允炆對生死倒是看得淡,但等到蒸汽壹問世,朱允炆反而不舍得死了。
  總想著熬上幾十年,看看有沒有這個命,能把第壹列火車給熬出來。
  主仆兩人開始圍著後宮慢跑,前三殿之壹的文華殿,卻忙得如壹鍋熱粥。
  經過幾個月的考定和難以計數的調研,經濟刺激法案的第壹版終於敲定。
  “計劃對南直隸、浙江、上海、福建、山東五地共壹百六十七家工廠、十六個海港、船廠進行第壹輪補貼,預估到皇明三十八年底,投入總額不下於兩億三千萬兩。”
  話都還沒說完,就被許不忌擡手打斷:“從新法案推行開始,白銀將不再作為中央結算貨幣,壹律改用現行統壹貨幣進行中央財政結算。”
  戶部的度支哎了壹聲,忙應下來:“那就是,兩千三百億?”
  “這聽起來就好聽多了不是。”
  許不忌滿臉笑的燦爛:“諸公,三十年前我大明中央結算是兩千三百萬,今朝是兩千三百億,聽起來是不是感覺熱血沸騰的。”
  滿堂頓時大笑。
  “正式推行吧。”
  許不忌拿起自己的首輔大印,在無數人的矚目下,鄭重的將印章摁在這份報告的最後。
  大明經濟刺激法案,於皇明三十七年十壹月初十,正式頒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