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當暴君

楓渡清江

歷史軍事

京師。
紫禁城乾清宮壹帶哭聲驟起。
正在乾清宮暖閣中持筆畫著圖紙的朱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八章 首輔太軟弱了

穿越明朝當暴君 by 楓渡清江

2022-3-2 21:26

  方從哲其實已經猜到徐光啟這樣上疏只怕是出自皇帝的意思。
  但因為無論是劉壹燝還是韓爌都是和東林黨走得近的官員。
  而且方從哲知道這兩人都是懷有趕走自己的心思。
  所以,方從哲也就沒打算提醒這二人,只道:“那就恭請聖裁吧。”
  韓爌沒想到方從哲依舊會做出如此選擇,壹時不由得再勸:“元輔,您得拿個主意呀。”
  韓爌本想說“聖上年少,哪裏知道這裏面的厲害”,但他沒敢說出來,害怕像高拱壹樣因為說了壹句“十歲天子安能治天下”而被治罪。
  但方從哲打定了主意要做壹個還治國權力於皇帝而自己只聽話做事的軟弱首輔,所以,就道:“仆不是已經說了我的主意嗎,可韓公不是覺得仆的意見不行嗎?”
  韓爌因此不由得拱手:“元輔,妳誤會了。”
  韓爌是想讓方從哲帶頭駁回徐光啟的奏本提議,但他又不願意自己出頭,想讓方從哲出頭。
  因為韓爌自己也不是笨蛋,他知道這徐光啟這麽做八成是出自天子的授意。
  但韓爌沒想到方從哲不願意為整個文官集團的利益出這個頭,壹時也頗為無奈:“也罷,那就恭請天子聖裁吧。”
  三人便將徐光啟的奏本遞給了負責收題本和奏本到司禮監批紅的文書房太監。
  在大明奏事沒有奏折,只有題本和奏本。
  按照《大明會典》規定,以官衙名義呈遞的本章為題本,而以官員個人名義呈遞的本章為奏本。
  所以,前文徐光啟呈遞的是奏本。
  而內閣與司禮監是不能直接聯系的,不然,就有彼此勾結架空皇帝的嫌疑。
  所以在制度上就加了個文書房,需要文書房將內閣的題本和奏本呈到司禮監。
  不過,因為內閣這次呈遞的徐光啟的奏本沒有票擬,所以司禮監在收到徐光啟的奏本後就需要把奏本呈遞到禦前,由皇帝親擬。
  司禮監秉筆太監魏忠賢因此不得不把徐光啟的奏本拿到了朱由校這裏來。
  朱由校此時則正在和壹幫善作木匠活的內宦們壹起制作壹架新型紡紗機。
  而這架紡紗機自然是後世於工業史上聞名的珍妮紡紗機。
  珍妮紡紗機屬於手工就可以制作出來的木制機械,所以制造難度不大。
  朱由校又因為在穿越後腦海中增添了不少重要信息與技能,所以倒也畫得出珍妮紡紗機的相應圖紙。
  而現在朱由校正在讓他的內宦們替他制作第壹臺珍妮紡紗機。
  “妳們不必覺得幹這活是什麽低賤活,記住,妳們是在為朕為大明做出自己的貢獻,雖然妳們現在沒什麽感覺,但以後妳們會知道的,只要做的好,朕會重重有賞!”
  大明內廷的宦官數量龐大,所以,要找幾個會木匠活且老實本分的宦官不難,因而劉若愚很快就找到了壹批,在朱由校親自面試後就被留在了乾清宮木匠作坊。
  除此之外,朱由校還下旨新設立壹個內廷衙門。
  該衙門稱尚工監,即負責研發各類科學技術乃至機械制品的衙門。
  另外,朱由校還直接下旨將這些宦官提為少監。
  少監在大明內廷宦官等級中的地位已經不低。
  正因為此,這些少監們陪朱由校玩木匠的積極性都很高。
  當然他們也知道討皇帝喜歡是肯定會有許多好處的。
  但朱由校還是會鼓勵壹下為自己匠作的少監們,因為這個時代工匠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確實不高。
  朱由校自己也會參與木匠制作,因為他現在也需要壹些體力勞動來鍛煉筋骨,何況他腦海中的許多信息也需要通過實踐來加深理解的程度。
  “皇爺,內閣送來徐光啟的奏本,沒有票擬,說是請天子聖裁,您看?”
  但就在朱由校鋸木頭時,魏忠賢來到了他面前。
  朱由校倒是沒有讓魏忠賢走開,說什麽不要來煩朕這樣的話,而是停下手中的活,接過了奏本:“傳見閣臣們!”
  朱由校已經料到這重設武學的事肯定會遭到文官集團的阻攔。
  所以,他倒也沒感到意外。
  待朱由校於乾清宮見到諸閣臣後,大汗淋漓的他已重新沐浴換了龍袍,然後拿著徐光啟的奏本,問著諸閣臣:“諸卿為何沒有票擬此奏本,究竟有何不決之處?”
  方從哲忙先回道:“啟稟陛下,徐光啟上疏建言朝廷設武學,臣認為此事無幹朝廷大政,故而準備同意讓徐光啟試試,但劉韓二位閣輔對此頗有異議,所以內閣壹時不知如何票擬,故請聖裁。”
  朱由校聽方從哲這麽說,內心裏其實對方從哲有些失望的。
  朱由校不得不承認方從哲的性格是比較軟弱的。
  這讓朱由校因此不由得心道:“難怪大明的首輔是壹屆不如壹屆!如果是在高拱或張居正時代,內閣首輔決定的事,次輔和三輔哪裏敢置喙!也就方從哲這種不強勢的首輔,才這麽皿煮(通假字),只因為劉壹燝和韓爌有異議就請聖裁,那還要首輔還要內閣做什麽,連個票擬意見都統壹不了,是要把自己這個皇帝累死嗎?”
  在朱由校看來,大明的首輔還是需要強勢壹些比較好。
  畢竟大明作為壹個龐大帝國要想更加強盛光靠皇帝壹個人是不行的。
  得有人配合皇帝,執行皇帝的壹切決策。
  不然,皇帝下達的旨意就會變成壹紙空文。
  而首輔就是這個執行者,因為首輔是文官,而且是德高望重的文官,有自己的壹幫官員。
  所以,如果首輔夠強勢,就可以拉壹幫文官,配合皇帝與其他文官鬥爭。
  但如果首輔不夠強勢,那皇帝就得獨自壹人對付整個文官集團,如此,皇帝既當決策者又當執行者會更加累不說,還沒人和自己這個皇帝壹起分擔壓力。
  不過,朱由校覺得這也不奇怪。
  因為自張居正被開棺鞭屍且家也被抄乃至家人都被報復他的官紳活活餓死流放後,後面的內閣首輔是真不敢挑大梁了。
  等到崇禎時期更糟糕,最後壹任首輔魏藻德連皇帝想南遷時都不敢發表意見,不敢替皇帝執行。
  朱由校覺得自己有必要給張居正平反。
  因為帝國振興需要壹些敢做事敢背叛自己階級的偉大人物。
  哪怕後世中華文明的進步也是需要這些人物。
  如譚嗣同、林覺民這些。
  所以,張居正必須平反。
  給願意為國奉獻的人以厚待以光榮。
  不然,大明的文官們就會越來越爛。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