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穿越明朝當暴君

楓渡清江

歷史軍事

京師。
紫禁城乾清宮壹帶哭聲驟起。
正在乾清宮暖閣中持筆畫著圖紙的朱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三十三章 倭國大名要求切腹,處決楊嗣昌

穿越明朝當暴君 by 楓渡清江

2022-3-2 21:26

  萬事開頭難。
  除了皇帝朱由校,大明帝國的所有人都對帝國內外的新政務感到很陌生。
  在以往,大明的執政者只需處理好各種關系就行,也就是所謂的調理陰陽,而所遇到的事也皆能從史書古籍上找到範例,所以,往往不用太麻煩,甚至有時候無為即可,以致於有些時候,作為壹地或壹衙正堂官的官員完全可以把政務交給胥吏和幕僚處理,而自己只吟風弄月即可,反而還因為不亂來得壹賢名。
  但現在,新的政務層出不窮。
  銀行管理、技術版權管理、統計以及現在的海外殖民地管理等。
  這對於只接受了程朱理學教育的大明官員而言,他們即便各個精明如狐,也很難明晰怎樣為政才算妥當。
  所以,他們現在已經很難給皇帝提壹些建設性的意見,只是在朱由校制定出某些規則後,替皇帝查漏補缺。
  這也就導致朱由校這個皇帝現在幾乎就成了大明整個新帝國的總設計師。
  所以,現在也是朱由校自己先提出海外殖民地如何管理。
  “我們要求倭國割讓長崎給我們,主要目的是為了駐軍,但除駐軍之外,長崎作為倭國壹直以來的貿易集中之處,所以,長崎依舊可以作為我大明的壹塊貿易地,但現在長崎剛剛經歷重創,人口銳減,是不利於貿易的,所以,接下來,得先移民過去,新增的流民都安排到長崎去,還有罪犯,漢人中,除罪大惡極外,盡量都不處以死刑,盡量都流放到長崎去,還有犯事官員也盡可能多的貶謫流放到長崎去,同時,得把在長崎的所有倭人文字全部清除,建儒學堂、派大儒過去,教化還幸存的長崎原住民,並要求在長崎所有人都得以漢話漢字交流。”
  朱由校因此吩咐道。
  朱由校知道實現全球在政治上的統壹不現實,尤其是在這個通訊還不發達,傳遞消息的方式主要還是靠畜力的時代。
  所以,朱由校追求的是文化統壹,讓漢文明統治世界,至少讓漢字傳播到更遠的地方,這樣更利於整個人類的交流。
  也因為此,朱由校才決定在第壹塊殖民地長崎先試點進行漢文明普及。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西方傳教士已經在不遺余力地甚至冒著生命危來亞洲傳播他們的思想。
  可大明的儒士大部分都還沒有走出國門宣傳儒家之道的想法。
  現在朱由校不指望大明的儒士們會主動出去,而只打算用他這個皇帝權力逼迫這些儒士出去。
  “對於在長崎的駐軍,則由新組建的近衛軍水師第二營駐於黃島,而關於派駐江戶的外務官,則派壹名禮部郎中任正使,壹名錦衣衛千戶任副使,以及若幹隨行官吏,負責在倭所有與大明有關的事務,由禮部會推,上報內閣,再由內閣上呈政事堂,供朕親覽批紅就是!
  但所選官員必須精明幹練,不要被幕府牽著鼻子走,要能夠轄制幕府,甚至挾幕府而控制整個倭國!要像魏愛卿與沈愛卿壹樣,知道怎麽讓幕府為大明的利益做出讓步。”
  接著,朱由校又安排起關於長崎駐軍和外務官的事來。
  雖然朱由校沒有想過壹定要在政治上統壹全球,但在將來讓日本和朝鮮以及南洋壹些地方同化為大明壹體的野心,他還是有的,畢竟這兩地方離大明不是很遠,還有將來的南亞與西域壹些地方,只要通訊技術略微進步壹點,就能實現對這些地方的統治。
  而朱由校希望在長崎駐軍是他實現這壹目的的開始。
  至於派駐外務官去江戶,既是為了現在就可以幹預倭國的內政,也是為將來派遣流官去統治倭國做準備。
  “著禮部設立壹所外文學堂,專為培養通譯之處,童生以上的讀書人可以報名參考,進入外文學堂,依舊可以參加科考或師範考,以作為將來外務官之儲備。”
  朱由校也因此下旨設立外文學堂。
  雖然朱由校旨在普及漢文,但目前這個階段,為了更好的操控外番,他不得不培養壹些翻譯人才。
  不過,在朱由校看來,將來可能這些外文學堂的人會是最後壹批的非漢文掌握者。
  “內藤清次、青山忠俊這些汙蔑我大明甚至唆使幕府驅趕我大明商人的倭國大名,全部淩遲,楊嗣昌、陳世程、王汾這些反動士紳也以叛國罪判處淩遲!決不可姑息!”
  朱由校又對造成大明僑商在長崎被屠戮的真正主使者下達了懲處之旨。
  內藤清次、青山忠俊這倆大名在這之前都沒想到過自己會被押到中土,接受大明皇帝的處決。
  壹開始,內藤清次和青山忠俊都無法接受這樣的安排,並控訴說這是對他們大和武士的侮辱,他大和武士只有切腹的命運,從不應該被審判,並要求切腹。
  而現在,內藤清次和青山忠俊收到皇帝朱由校要將他們淩遲的旨意後,再次要求自己切腹。
  “請讓我們切腹,我們拒絕淩遲,我大和武士從不應該由他人處置。”
  內藤清次此時就在被押往刑場時搖動著囚車大喊起來。
  青山忠俊也頗為憤慨地喊道:“八嘎!妳們這是對我大和武士的羞辱!”
  而且,當青山忠俊發現外面已經聚集有很多圍觀他們受刑的百姓後,就更加的惱怒:“我大和武士即便受死也不能在這些卑賤的平民面前受死!”
  同樣在這壹天被行刑的楊嗣昌則因聞聽到這兩大名在自己前面不停地大喊,也就笑了起來,笑的特別苦澀。
  楊嗣昌也無法接受這樣的安排,他沒想到皇帝朱由校真的會為了壹些僑商的死,而如此興師動眾,抓了自己還不夠,還直接出兵倭國,逼著幕府交出背後主使此事的大名,還要將其嚴懲。
  “妳朱由校果然是個手段厲害又愛民的君王啊!楊某算是徹底輸了!只可嘆,我楊某的四正六隅十面出擊之方略,最終未能在我手裏實現!但願彥演兄能實現我楊某之方略,除非這天下真的就沒有能對付他朱由校的人!”
  楊嗣昌心道。
  “啊!”
  這時候,壹聲慘叫從內藤清次的嘴裏傳了出來。
  與此同時,青山忠俊也嚎叫起來。
  這兩個倭國大名因為是外番重犯,所以先被處決,而楊嗣昌作為漢人,還有壹點特權,這個特權就是比外番少六百刀,且不用最先受刑。
  但當楊嗣昌受刑後,他還是忍不住慘叫起來:“我好慘啊!朱由校啊朱由校,妳為何不老老實實地等著我十面出擊,何必派水師去倭國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