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四代重奸

歷史軍事

張順重生了,天可憐見的重生在明末,既不能上網打遊戲,又不能宅在家裏追番劇,這悲慘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三十三章 張順將將(下)

大家請我當皇帝 by 四代重奸

2024-1-26 22:47

  不是,妳擱這思索啥?
  張順都有點懵了,就妳這計策不是是個人就成,難道還需要動腦子嗎?
  陳長梃看張順神色,也有幾分不好意思。他只好尷尬的說道:“若說上陣廝殺還成,若是出謀劃策,愚兄這腦子實在是有點不夠用……”
  “拿圖來!”張順實在不明白,陳長梃平時挺精明的壹個人,怎麽到用兵的時候,腦袋就變成了壹根筋。
  哪有什麽精細地圖?高桂英不多時拿出來壹副簡易地圖,大致也就畫上了三塬三河以及黃巷阪、金陡關、潼關幾個關鍵位置。
  “義兄這圖可看的明白?”張順以防萬壹,先從最簡單的問起。
  “差不多能明白,這是遠望溝,這是牛頭塬,這是黃河……”陳長梃隨意指點了幾處,都沒有說錯。
  “好,都看明白了吧?”
  “都看明白了!”
  張順伸手把圖紙卷了起來,然後對陳長梃道:“那還請義兄用茶水在桌子上畫給我看看!”
  ……
  “好吧,我還有點不明白!”陳長梃簡直無話可說。
  “諸葛武侯曾雲:為將者不通天文,不識地利,不明兵勢,是庸才也!”張順痛心疾首道。
  “呃……舜王,妳中間還少了三句,‘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陳長梃連忙提醒了壹下。
  妳這書讀的不錯啊!
  張順瞪了他壹眼,繼續解釋道:“這天文就先不說了,誰知道明天會不會刮風下雨……”
  “那個……那個……其實這個其實我還是知道的!”陳長梃弱弱的應了壹句。
  原來這個時代以農業生產為主,農耕社會積累了大量的有關天氣歷法的知識。
  比如“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之類的諺語,準確度也挺高。
  這在兵法上有名堂,喚作“占天時”。除了技術手段不壹樣以外,其實頗類似後世的天氣預報。
  那陳長梃押鏢走南闖北,若是不小心遇到雷雨大風,難免有生病之虞,所以對“占天時”也頗有新得。
  張順聞言頓時氣了個半死:“感情妳這麽能?妳這麽能,怎麽不自己打下潼關!”
  好吧,陳長梃無話可說了,連忙告饒道:“舜王,您請講,我洗耳恭聽,再也不插話了!”
  張順壹把把地圖拍在桌子上,怒道:“妳給我好好看看,按照這地圖,哪裏能走人,哪裏能設關,研究明白了,就知道怎麽打仗了!”
  陳長梃不吭聲了,盯著地圖看了起來。
  看了半晌,張順忍不住提醒道:“妳想想看,如果從金陡關出發,怎麽才能進入陜西?”
  “走潼關!”陳長梃壹聽,這個我懂。
  妮瑪,感情我白講了半天。
  “其實也可以走禁溝。”張如靖弱弱的插話道。
  張順不由扭頭看了張如靖壹眼,指著他對陳長梃道:“感情妳還不如壹個孩子!”
  “我也可以走禁溝!”陳長梃聞言恍然大悟,連忙解釋道。
  “怎麽走?”
  “呃……先走遠望溝往南,然後尋找坡緩的地方翻過麟趾塬進入禁溝,最後再沿著禁溝往北繞道潼關後面!”陳長梃忐忑不安的應道。
  “妳這不挺懂嗎?怎麽就繞不過彎兒來!”陳長梃這番表現,差點讓張順準備放棄他了。
  沒想到經過張如靖提示以後,還不算太蠢。
  “啊?就這就行?”陳長梃有點不敢置信,原來妳問來問去,就問這個?
  “打仗和行鏢有什麽區別?”張順打了壹個他容易理解的比方道,“打仗和行鏢壹樣,首先要明確目的。”
  “比如押鏢要送到西安,妳不能送到南陽。打仗亦是如此,讓妳去進攻陜西,妳就不能老盯著潼關。”
  “其次要選定行軍路線,這和押鏢也是壹樣。走大道固然平坦迅速,也有被官府卡住通道之虞。”
  “選小道固然崎嶇難行,勝在出其不意。當然,若是敵人有備,在此道埋下伏兵,那便是自投羅網。”
  “就比如說今天我軍占據金陡關,如何進入關中?”
  “壹個是通天大道,走相對平坦的崤函古道,結果被潼關直接卡住。”
  “壹個是走崎嶇小道,通過禁溝繞道潼關之後。奈何其中設置有十二連城,既要逐個攻克,又要出其不意,避免潼關來援,是其難也!”
  “還有壹個,其實大家都沒有想到。那是就走水路,渡過黃河抵達風陵渡,然後再伺機西渡黃河,進入秦地。”
  “只是此處黃河水流湍急,不但風陵渡早有駐軍,黃河上船只亦被朝廷收羅至對岸,沒有工具,頗為難行!”
  “義兄以為這三處道路,當選擇何處為佳?”
  “原來身為壹軍統帥,居然這麽難!”陳長梃抓了抓頭皮,有些舉棋不定。
  張順見狀,趁熱打鐵道:“義兄善武,不知偃月刀和長槍對陣,有何不同?”
  這個我懂,陳長梃聞言不由口若懸河道:“槍長善刺,刀短利劈。刺擊則勢長,劈砍則勢短。”
  “是以以刀對槍,先避其鋒芒,再側擊之,乃為正理!”
  “刀槍之理,義兄猶知,如何戰陣之理,義兄卻不甚了了?”張順聞言笑道。
  “白打與器械,器械與戰爭,雖然細節各有不同,其理壹也。”
  “白打以拳腳勝,器械以刀槍勝,戰爭以能用眾者勝,其理不過致人而不致於人也。”
  “譬如以刀對槍,正面不能勝之,則取其兩側。用兵亦然,敵人高壘深溝、堅城湯池,我不能進,何不取其兩側哉?”
  陳長梃壹聽,頓時恍然大悟,不由拊掌道:“原來這般,妳這麽壹比喻,我倒明白了些許。”
  “我還道用兵有甚門道,原來卻和兩人較藝仿佛。當先以虛招晃之,再尋個破綻,壹刀了之!”
  “著,義兄悟矣!”張順哈哈笑道,“既然如此,這潼關如何能過?”
  陳長梃經過張順點撥,頗有茅塞頓開之感。
  他不由笑道:“那左光先既知舜王已至,想必心中必然惴惴焉,以固守為上!”
  “正合命令士卒偷偷收集木料,船只,藏於黃河南岸。”
  “渡口距離潼關不遠,那左光先定然會發覺我軍動作,通知風陵渡官兵加強防守,我軍則偷偷翻越麟趾塬,繞道潼關之後,前後夾擊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