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首輔

陳證道

歷史軍事

大明正德十二年,廣信府上饒縣徐家村。 正值深冬時節,天蒙蒙亮,道旁的野草上還覆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24章 奉旨巡邊

明王首輔 by 陳證道

2019-5-21 16:12

  眾所周知,長城只能阻擋大規模部隊的步伐,畢竟大軍攜帶了大量的戰略物資,馬拉車載的,根本不可能翻山越嶺,從偏僻的隘口處偷偷翻越長城。因此,大軍要想通過長城,就得選擇能夠通車走馬的地方,但這些地方都是軍事要塞。譬如殺胡口這處溝通南北的要沖,明軍便在此修築了大量堅固的堡壘,並派以重兵扼守,敵軍要想通過,很難,至少得付出慘重的代價。
  不過,若是小股部隊,又或者散兵遊勇,長城就無能為力了,畢竟長城那麽長,明軍不可能每壹段都派兵把守的。正因為如此,總是有小股的韃子能夠神不知鬼不覺地跑到大明境內打草谷,同樣,大明境內的壹些不法商人也總能把貨物偷運出境,賣與韃子牟取暴利。
  此刻,謝三槍和皮十壹兩人就在壹處偏僻的長城附近,他們是追蹤黑臺山那名馬賊來到此地的,這時那名馬賊已經牽著馬,從壹處倒塌的長城缺口爬了出去。
  皮十壹收起單筒望遠鏡,郁悶地道:“那家夥翻過長城了,謝四哥,咱們還追不追?”
  謝三槍此刻也頗為郁悶,追蹤了十幾裏路,這時半途而廢自然極不甘心,但若是繼續追下去的話,山路又極為難走,還不如返回黑臺山腳下等待下壹個目標省事。
  謝三槍衡量了片刻,最後還是決定繼續追蹤下去,完全是好奇心作祟,他很想知道黑臺山這名馬賊偷偷出塞有何企圖。
  據說這位黑臺山三娘子殺起韃子來毫不手軟,被附近村鎮的百姓當成了保護神,理應不會與韃靼人有勾結才對。不過,正所謂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現在親眼看到黑臺山的人偷偷摸出長城,謝三槍很自然便想弄個清楚明白。
  當下,謝三槍和皮十壹兩人便牽著馬,深壹腳淺壹腳壹翻上了山嶺,來到了那段倒塌的長城缺口處,接著又費了老大勁才成功翻越過去。
  謝三槍站在高處,取出望遠鏡快速地搜索了壹陣子,終於讓他發現了那名黑臺山馬賊。這家夥顯然十分熟悉道路,牽著馬在狹窄崎嶇的崇山峻嶺中暢行無阻,謝三槍要不是此刻身在高處,還真難發現得了他。
  “在那邊,追!”謝三槍低喝壹聲,與皮十壹兩人牽馬急追,可惜這山道險要,根本快不起來,別說牽著馬了,即使是空手步行,稍有不慎就會掉落陡峭的懸崖深坑,那些深坑下面布滿了三尖八角的石頭,要是摔下去不死也殘。
  謝三槍兩人只好耐著性子,牽馬小心翼翼地前行,又擔心會被對方發覺,並不敢跟得太近,畢竟這種地形,對方只要隨便找個地方壹躲,再想找出來無疑等於大海撈針,若是對方夠狠,躲在暗處放冷箭,壹個不慎,自己倆的小命都得交待在這荒山野嶺中。
  所以盡管十分憋屈,但謝三槍和皮十壹兩人也只能忍耐著,幸好,約莫走了兩時辰,快要天黑時,終於翻過了壹座座山嶺,來到了平地上。
  皮十壹像狗壹般爬在地上觀察了片刻,然後跳上馬背,帶著謝三槍往東北方向急追而去。
  …………
  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榆林鎮、固原鎮、寧夏鎮、甘肅鎮被稱作九邊重鎮。
  明朝為了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入侵,沿著長城壹帶設下了以上九個軍事重鎮,每壹鎮都派駐重兵把守,鎮的最高軍事長官稱作總兵,有時又會在數鎮之內設總制(總督),節制數鎮之兵馬,譬如楊壹清便曾經兩次擔任三邊總制,節制甘肅、寧夏、延綏三地。
  自從朝中的人事變動塵埃落定之後,七月二十日,靖海侯徐晉便奉旨巡邊,巡視的目的地就是宣府和大同這兩個九邊重鎮。
  嘉靖帝派遣徐晉巡邊的是理由是,近來韃靼人頻繁南下寇邊,特別是宣府和大同兩鎮,均遭到不同程度的侵擾,所以派遣徐晉巡視兩地,整頓兩鎮的防務,以防韃靼人大規模犯邊。
  徐晉這次出巡宣府和大同兩鎮,除了作為欽差儀仗的兩百名錦衣衛外,還把神機營全營五千人都拉出來了,陣勢不是壹般的浩大,對外宣稱則是要率神機營到邊鎮長長見識,順便磨礪壹下實戰能力。
  其實,徐晉這次出巡宣府和大同,表面是巡視邊防,真正的目的卻是打算奇襲豐州川,擒殺白蓮余孽趙全和李自馨等人。不過為免走漏風聲,知道此行真正戰略意圖的暫時還只有嘉靖帝和徐晉兩人,即使是滿朝文武皆被蒙在鼓裏。
  且說徐晉七月二十日便率兵離京,第壹站就是宣府。宣府即現在的河北宣化壹帶,距離京城不過三百余裏而已,神機營是全騎兵,所以早上出發,下午時分便趕到了宣府。
  提前接到通知的宣府總兵荊大楚,壹大早便率麾下眾將在宣府城外迎侯了,各衛的指揮使都專門從駐地趕來迎接徐晉這位欽差,結果剛見面就被徐大欽差壹通嚴厲的喝斥,然後,全部灰溜溜地返回各自的駐地。
  倒不是徐晉矯情,故意給這些邊將下馬威,實在是宣府和大同乃京城的門戶,騎兵壹日就能殺到京城腳下,所以兩地的防務極為重要,各處守將為了迎接欽差擅離職守,實在萬萬不該,倘若這個時候韃子大軍剛好南下犯邊,各處關隘的守將都在,那樂子就大了!
  不過,徐晉雖然不是故意立威,但經這壹出,以總兵荊大楚為首的宣府諸將均知道這位靖海侯爺雖然年輕,但眼裏卻揉不得沙子,所以接下都小心翼翼地配合徐晉巡視邊防,不敢有絲毫的敷衍。
  雖然這次是帶著秘密任務來的,但是徐晉還是壹線不茍地巡視了宣府各地的防務,能解決的問題當場解決,壹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則認真記錄好,寫成奏本發回京城,讓朱厚熜那小子想辦法解決。
  就這樣,徐晉在宣府巡視了十天,八月初二便啟程前往下壹站——大同。
  大同府屬於山西承宣布政使司,與宣府接壤,距離京城約六百裏,快馬壹日可達,當然,從宣府到大同只需半天時間。
  嘉靖帝四年八月初二上午,徐晉率著五千神機營浩浩蕩蕩地進入了大同府境內,神機營清壹色的騎兵,全員裝備燧發槍,還攜帶了五十門新式的小樣佛郎機火炮。
  話說賀芝兒設計的佛郎機火炮有十幾種之多,具體分為超大樣、大樣、中樣、小樣、單兵這五種,現在神機所攜帶的五十門佛郎機火炮就是新近鑄造的小樣佛郎機炮,重量低於五十斤,適合用戰馬馱著,能夠快速機動作戰。
  這樣壹支武裝到牙齒的軍隊出現在官道,瞬時引起了官道兩旁,在田裏勞作的百姓們註意,他們壹個個停下手中的活計,看稀奇般盯著猛瞧,畢竟如此神氣的“邊軍”,他們還是第壹次遇到。
  正所謂秋高而氣爽,眼下已經進入八月中秋,徹底告別了盛夏酷暑,迎面吹來的秋風幹爽宜人。碧藍如洗的天空下,麥子已經變得金黃,經秋風壹吹,頓時掀起陣陣麥浪,壹片豐收的喜人景象。
  徐晉騎在馬背上,眼前的豐收景象讓他的心情頗佳,當經過壹畦紅薯地時,見到有農人正在挖掘紅薯,徐晉忍不住跳下馬走上前,微笑著大聲吆喝道:“老鄉,收紅薯啊!”
  田裏挖紅薯的應該是壹家子六口人,兩名女眷見到徐晉這位陌生男子接近,立即便紅著臉躲到地頭的另壹邊去。
  為首那名農人約莫五十許歲,扔下農具行了過來,誠惶誠恐地答道:“是啊,官爺要不要嘗嘗?這玩意可以生吃的。”
  徐晉也不客氣,道謝壹聲便撿了塊小孩拳頭般大的紅薯,用水囊中的水洗了洗便連皮啃起來。那名老農見狀不由露出燦爛的笑容,這麽接地氣的官兒還真是少見,嘖嘖,看這陣勢應該還是個大官吧!
  徐晉津津有味地吃著紅薯,壹邊和老農攀談起來。
  “老鄉,紅薯寒露前後收獲最好,現在離寒露還差著個把月呢,為什麽這麽早就收了?”
  老農眼前壹亮,豎起大拇指道:“敢情大人是個懂行的,要是再遲個把月收,這些薯至少能再長大壹圈,可是近來韃子鬧得兇啊,提前收了心安,回頭還得收割麥子,顧不上這些紅薯啊,所以趁著現在有暇提前收成了。”
  徐晉不禁皺了皺劍眉道:“那這些韃子還真是害人不淺!”
  老農頓時氣憤地道:“可不是,這些殺千刀的韃子隔三差五就跑來搶掠,特別是秋天收獲的季節來得最勤。咱們這裏還好些,要是左雲縣和右玉縣壹帶可就遭罪了。”
  “噢,老鄉這裏紅薯畝產幾何?”徐晉轉移話題道。
  “七百八斤左右吧,如果再遲個把月,估計能有千斤壹畝,可惜了!”老農肉痛地道。
  徐晉輕噢了壹聲,紅薯在江南地區畝產兩千斤也不成問題,看來大同這裏的土地肥力還是差了些。
  廟堂之高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