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種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趙楷就常常夢見自己變成了古人。生活在壹座富麗堂皇的大宅院當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8章 趙佶之死——酒壯慫人膽

大宋有種 by 大羅羅

2021-8-13 21:40

  很顯然,趙佶率領的軍隊在開封府城外“迷路”了!
  他們本來應該壹路向北去滑州境內的三山浮橋……至少開封府的百姓們都是這麽認為的!
  可不知怎麽回事兒,趙佶的軍隊出了開封府,就沿著五丈河壹路向著東北偏東的方向前進了。這會兒都溜達到了滑州東南面的東明縣境內了……如果再沿著這個方向走下去,差不多就該到梁山泊了!
  梁山當然不是趙佶此行的目的地了,他壹好好的官家上梁山像話嗎?他真正的目的地是興仁府南面的南京應天府。
  就在趙佶離開東京開封府的前壹天,蔡攸、李邦彥、李彥、梁師成等人,已經護送著趙佶的後妃、帝姬和未成年的皇子,乘坐官船往南京應天府而去了。不過那些官船走的是汴河,而不是五丈河。
  汴河在五丈南面,是通往東南的運河。而五丈河則是通往濟水的運河,是將京東東路和開封府連在壹起的水路。
  趙佶沿著五丈河進兵,當然是為了掩人耳目……他從開封府帶出來的軍將多半是開封人,只有那兩千勝捷軍是西軍出身,家眷不在開封府。其余的壹萬多人,都是世世代代的老開封啊。如果他們知道趙佶是要拋棄開封府跑路,搞不好就要兵變啊!
  所以趙佶得瞞著手下,不讓他們知道此行的目的……但這樣壹來,他就不能沿著汴河而行了,只能沿著五丈河而進,而且還要走北岸。
  但是走五丈河北岸還是有點風險的,畢竟五丈河北岸和三山橋戰場之間壹馬平川,沒有任何阻擋。萬壹有壹隊金賊悄悄的溜過來,他不就得背水壹戰了?
  不過童貫和高俅哪兒能讓他冒這樣的風險?他倆早就為趙佶安排好了壹艘水輪官船,慢悠悠的跟在趙佶的大軍之側,壹旦發生危險,趙佶馬上就能渡河而走。
  過了五丈河,再往東南跑上壹路,就能到達應天府了……
  另外,高俅還派出塘馬傳騎和萬年大壩戰場上的李綱保持聯絡,每天晚上都會有當天的戰報送到趙佶手中。如果發現苗頭不對,趙佶也會立即渡河跑路。
  總之是萬無壹失的!
  而昨天晚上送來的戰報表明萬年新堤戰場上的宋軍打得不錯,雖然依舊沒有取勝,但還維持著攻勢,實在是很不容易了。
  而今兒下午,就在趙佶剛剛在五丈河邊的鎮水觀安頓下來的時候,開封府的樞密院又轉來了壹份河北兵馬元帥府的奏報,告知了娘子關大捷、平定軍大捷、太原大捷和金賊西路軍已經從河東敗走的消息!
  雖然這消息怎麽看都有許多水分,但是太原解圍肯定假不了……趙楷都到太原府了,而且還在奏章中請求節制河東兵馬。
  當然,趙楷的要求趙佶是不會答應的,壹個河北元帥還不夠?再加個河東,過兩天就該要陜西了,這還像話嗎?
  不過不許趙楷所請並不影響趙佶的好心情……看這形勢啊,和金賊的戰爭也差不多了。等他到了應天府,大宋就能和大金好好講和了。
  別看這應天府距離開封府也就二三百裏,但是黃河水對應天府的威脅比對開封府可小多了。萬年大堤如果潰壩,開封府那就是滅頂之災!但是這黃河水流淌上三四百裏淹到應天府的時候,威脅就小多了。而且金賊打水攻不可能掘三四百裏外的河,因為洪水流太遠的話變數就大了,誰知道淹哪兒?
  所以大宋的首都如果不願意往交通不便的洛陽遷移,遷到交通比開封府更便捷的應天府(商丘),壹樣可以避免黃河之危。
  壹想到自己以後可以在安全的應天府當官家,趙佶的心情那叫壹個期待啊!同時又因為領兵在外,還有點怕。心裏不上不下的多難受,所以就命令隨行的內侍拿出攜帶的美酒和童貫、高俅等人壹起在鎮水觀中開起了“酒會”,也許多喝兩杯心情就好了。
  喝著喝著,就有點高了。
  換上了壹身道袍的趙佶暈暈乎乎的站了起來,搖搖晃晃的就往所在的道觀大殿的大門走去。
  現在天已經黑了,不過這間大殿裏裏外外都燈火通明。所以趙佶可以在這裏欣賞夜間的雨景。他只看見雨水嘩啦啦的在他面前的滴水檐上落下,形成了壹道水簾,很有壹點江南水鄉的意境。
  想到了江南,又看見了廊檐下站立的殿前諸班的甲士,趙佶不知怎麽就想起了周瑜,想起了赤壁,想起了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然後他就情不自禁的吟誦了起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念到這裏,他忽然停住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忘詞兒了?
  壹旁的童貫、高俅,還有幾個親王(都是趙佶的兒子)剛剛想提醒,趙佶忽然就問了壹句:“朕今為將,比那江東周郎如何?”
  妳都禦駕親逃了,還好意思自比周瑜?妳的臉皮有多厚啊!
  不過童貫、高俅,還有趙佶的那些兒子,誰也不敢說趙佶不如周瑜啊!
  就在幾個人開始挖空心思吹捧禦駕親逃的“開封趙郎”的時候,就聽見外面隱隱傳來了壹陣陣的喧嘩之音。側耳聽聽,似乎還有壹陣陣悶雷般的轟鳴聲。
  大殿當中的人們都緊張了起來,這聲音聽著有點不對啊!不會是金賊來夜襲了吧?
  童貫還賊頭賊腦的湊了上去,低聲道:“官家,老臣這就讓人把官船叫來,您和幾位大王先上船吧。”
  趙佶真的喝得有點高了……而酒壯慫人膽啊!這個時候的趙佶已經找到壹點當周瑜周公瑾的意思了,對湊上來的童貫道:“上船作甚?金賊還有水軍不成?”
  童貫也有點老糊塗了,腦子轉得慢了,他要說金賊有水軍,趙佶壹準就上船了。可他偏偏和趙佶說了實話,“官家,金賊沒有水軍咱才上船啊……萬壹金賊真打來了,官家立馬就能過了五丈河向應天府逃去。”
  “胡說什麽?”趙佶這個慫人現在已經把自己當成“賽公瑾”了,當然不怕什麽金賊,“來人呢!替朕披甲、牽馬,朕要督軍討賊去!”
  督軍討賊?發酒瘋了吧?
  周圍的人那裏敢替趙佶披甲、牽馬,都立在那裏動也不動。就在這時,外面的聲音忽然小了不少,連滴滴答答的雨聲都越來越輕,就快聽不見了。
  看來並沒有金賊來襲,眾人都松了口氣。孝子趙樞這時想起他爹還要“裝周郎”玩呢,於是就大聲招呼左右的內侍,替趙佶披甲、牽馬,還對童貫、高俅言道:“官家既然有這個興致,且順他的意吧!咱也不要出道觀,就在庭院裏面轉壹轉,讓官家吹壹點冷風,醒壹醒酒。”
  既然當孝子的都這麽說了,別人也不好再說什麽。於是很快就有人上了替趙佶披了壹領金漆山字甲,還給他戴上了壹頂鳳翅兜鍪。還有人牽了匹馬到了道觀的庭院當中。
  趙佶就在趙樞和趙榛這兩個孝子的攙扶下,搖搖晃晃的出了院子,然後又被扶上了戰馬——當然不能讓他自己騎馬,而是有人在邊上扶著他,還有人幫著牽馬。
  不過沒等趙佶被院子裏面的夜風吹醒了酒,剛才壹度消失的喧嘩之音又起來了,而且還越來越近,越來越響。
  趙佶側耳聽了聽,隱約似乎聽見無數的聲音在吶喊:“大水來啦,大水來啦……”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