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嘩啦啦……” 壹盆涼水猛地就澆在了正睡得香甜的朱和盛的腦門上,朱和盛壹個激靈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00章 和紳微服私訪記

活埋大清朝 by 大羅羅

2022-8-21 10:22

  江水平緩,緩緩流過。也許是入秋以來天旱少雨,從上海縣城邊流淌而過的黃埔江的水位有些淺,露出了大片的江灘。
  在黃浦江東岸壹個名叫陸家嘴的村子外面,壹個穿著華麗的絲綢長袍的大胡子男人,正帶著壹群管家、保鏢、侍妾模樣的人在黃埔江邊散步……了,他身邊還跟著壹個五短身材的矮胖子,也穿著壹件嶄新的絲綢長袍。
  現在已經是秋收季節了,黃浦江東岸的大片水田中,都長滿了金黃色的稻谷,壹副豐收在即的模樣。上海的農人們正在田裏面忙碌,想趕著隨時可能出現的秋雨落下來前,將這壹季的水稻全都收割完畢。
  看著有點瘦小,而且還曬得漆黑的農人們在稻田當中忙碌,這位大胡子開口了,用帶著潮州口語的官話問:“陸秀才,黃埔江東岸這壹片都是妳家的地?賣不賣?開個價吧!”
  這個想要買地的大胡子男人,正是當今的大明監國明王朱和墭了。他現在正化名和紳,在江南各地微服私訪……這就是和紳微服私訪記了!
  而正陪著他壹起看地皮的,則是陸家嘴這壹帶最大的地主陸孝文,同時他也是個大布商,開著松江府最大的布行。和那個織女宮的秘書女官倪紅花倪娘子是同鄉,還壹度想把倪娘子買回家當小妾。可沒想到這倪娘子被她的婆家賣進宮以後,居然就走了鴻運,被織女宮大貴妃賜給了壹個潮州來的“和大人”當如夫人。
  而這個“和大人”可不得了,不僅是大明復國功臣,而且家裏面世代都是在南海上收過路費的,超級有錢!
  不過就是眼神不大好……居然說陸家嘴這邊的江景很好,很適合建別墅,想要買壹大片土地用來建別墅居住。
  這可真是太滑稽了,陸家嘴這邊有什麽江景?就壹條黃浦江,然後就是田……連個名勝古跡都沒有,誰會想在這裏蓋別墅居住?
  陸秀才心說:“這個姓和的不會真和倪娘子說得壹樣,人傻錢多吧?不過這家夥雖然傻,但看著很兇,又是功臣,多半是個武將,惹不起的!”
  “和大老爺,”陸孝文陸秀才也弄清楚這個“和墭”是啥官,於是就叫他“大老爺”,“實不相瞞,這陸家嘴壹帶,就是窮鄉僻壤,除了有點水田,就什麽都沒了。最近雖然開了埠,但埠頭並不在陸家嘴,而是在下遊靠近長江口的地方。
  另外……朝廷現在還要搞什麽均田!您花錢買了我的田,回頭給均了可就虧大了!”
  朱和墭壹聽這話就樂了,“陸秀才,妳還是個老實秀才啊!那妳說說,這均田之政到底好不好啊?”
  “均田怎麽可能會好?”陸秀才聽見朱和墭的問題,壹張胖臉就垮下來了,“祖上傳下來的田,誰肯白給出去?這些日子松江這邊的縉紳都快愁死了。大家壹起請咨議官周老爺上了折子,看來也沒有用……今年的春稅大家都賴著,秋稅也不想繳了,可朝廷好像壹點都不在乎,真是愁死人了!”
  朱和墭聞言哈哈大笑了起來:“朝廷當然不在乎……朝廷均田的決心很大,田都要均了,稅還不能緩壹緩?再說了,現在江南這邊的通過稅、車船稅、工商營業稅、利息稅、鹽稅越收越多了,還在乎幾個田稅?不交沒關系的。”
  工商稅如果真的收好了,田稅的確會變成壹個小頭。原因很簡單,因為大部分的農產品還是要用來交換的。
  而壹旦這些農產品進入市場,那麽百分之五的通過稅,百分落幹的車船稅,百分之落幹的營業稅要是都能收上來有多少?
  而且陸秀才這樣的大地主出售農產品換來了銀子還得存進銀號或錢莊……要不然妳帶著銀子回家去埋了,過稅關的時候又扣百分之五!
  存進銀號、錢莊之後,利息稅又來了!
  相比這些名目繁多,收起來壹把壹把的工商稅,農業稅才幾個子兒?明朝的南直隸號稱重稅,平均的田稅也就是壹畝十幾斤,南直隸的土地怎麽都得收個幾百斤糧食吧?
  現在隨著朱和墭把工商稅和金融體系慢慢打理出個模樣了,所以東南幾個省的田稅出現大量積欠根本難不倒朱和墭。
  不過朱和墭的這話,還是讓壹旁的倪娘子聽了都有點哭笑不得,這就要當皇上的人,居然壹點不在乎下面的刁民抗稅,這大概也是獨壹份了。
  她剛想到這裏,朱和墭又說話了,“陸秀才,不過現在不交稅,回頭朝廷發均田補償金的時候,會給妳扣掉的,而且還要罰金!”
  “什麽?均田補償金?還有罰金?”陸秀才嚇壹跳,“不交稅還要罰?”
  “當然要罰了!”朱和墭笑道,“清妖都罰,壹次就免了壹萬多人的功名,本朝怎麽可能不罰?所以能還是把土地賣給我壹點,這樣妳就能少均出去壹些了。”
  陸秀才看著朱和墭,“和大老爺,您不怕均田嗎?”
  “我?”朱和墭笑了笑,“我家人口多……而且我家在廣東沒有分到過均田莊,我家沒有落籍鄉村啊。
  朝廷賜給的土地又都在官私田區內,所以我還可以買個幾千畝土地。以後我就落籍上海,當上海人了。”
  朱和墭當然在忽悠陸秀才了!
  因為上海黃浦江邊上的土地怎麽可能劃進均田區?那裏鐵定是官私田區……也就是可以自由買賣,自由開發的土地。也就是不在均田之列!
  不過這土地升值的油水也不能讓當地的地主都占了。所以朱和墭這段時間已經利用東南壹帶的地主們對均田的恐懼,派人下去以各種名目收購重點城市周邊的土地了。
  另外,現在新明朝的“均田”並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壹律無償剝奪地主的多余土地,而是會有相應的補償方案……會根據地主是否參與抗清的情況,確定補償兌價的高低。
  只有碰到滿清官員的田產,圈占的旗產,才會壹律沒收。
  ……
  “原來均田是有補償辦法的……”
  “呵呵,十補九不足……”
  “說的也是……不過這個報紙好像不錯啊!”
  “怎麽不錯?”
  “可以當成咱們儒宗的喉舌啊!”
  “可這是朱和墭的報紙!”
  “我知道,我的意思是咱們自己也可以辦壹份。”
  朱和墭還在未來的上海灘各處搜羅土地的時候,周培公、李光地這兩個反賊已經悄悄潛入了南京城,兩人就在南京貢院附近租了個宅子,準備先安頓下來,然後再開始交遊士林。
  不過沒等他們開始行動,周培公就買到了壹份《儒門旬報》——這個儒門的機關報,十天才出壹份,所以稱為旬報。
  這可又讓兩個反賊眼前壹亮了!他們本來還在為不知道怎麽宣傳自己的主張發愁,沒想到朱和墭卻幫他們倆解決了難題——可以發行報紙!
  “可是咱們儒宗的報紙在南京怎麽發行?”李光地還是比較老實的,他想到的是以儒宗的名義發行報紙。
  周培公卻是哈哈壹笑:“幹嘛發儒宗的?咱們可以發《儒門旬報》啊,這張報紙好像很好賣……私印的肯定有不少吧?咱們買個刻書作坊,然後私印《儒門旬報》,印的時候拿掉幾篇文章,換上咱們的不就行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