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80章 侵略擴張業務的外包商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4

  大明洪興二年八月末,安南國,升龍府。
  安南國的首善之城,出現了自後黎朝中衰以來,壹百多年所未見的繁榮與安定的氣氛。升龍的街道上熙熙攘攘的,裹著頭巾,戴著竹笠,穿著長衫的安南百姓們,在街頭摩肩接踵的湧動。其中的女子大多嬌小柔媚,走在街上,娉婷裊娜,也是壹道亮麗的風景線。
  街上時常有馬隊經過,矮壯敦實的河曲馬背上面,都是高大強壯,皮膚白皙的陜西健兒,身著廣東佛山打造的板條鐵甲,威風凜凜,著實吸引了不少安南少女仰慕的眼神。
  這些可都是大明天朝的勇士,正是他們的到來,才結束了長達壹百多年的安南亂世。
  安南國上到黎王維祺,下到普通的農民樵夫,就沒有不感激這支紀律森然的上國王師的。
  甚至連安南四主中的阮主、保主和莫主,現在打心眼裏感激大明天朝的洪興天子和日南王爺。
  因為這次到來的大明王師,真的不是征服者!人家就是路過的,還順便做了好事,結束了沒完沒了的亂世,把安南的土地公平分配給了壹王四主。
  而且做完好事後,大明日南王的軍隊也沒賴在升龍不走。現在除了兩千應安南國王黎維祺邀請留在升龍的騎兵(就是經常在大街上巡邏的那些),其余的明軍都開拔去了新安府駐紮。
  當然了,大明朝也不會吞並新安府。新安府已經被分配給了廣南侯府(阮主),成了廣南侯在安南北方的壹塊飛地。
  有了這塊土地,阮主就能和鄭主、莫主、保主壹起保衛安南黎王,當安南國的大忠臣了!
  現在安南成了大明的忠藩,而鄭、阮、莫、武四主,則成了大明和安南黎王的雙料忠臣。
  個個都是忠肝義膽啊!
  如果現在大明朝執政的是洪武皇帝、永樂皇帝或是嘉靖皇帝,好人好事兒辦到這個份上也差不多了。再辦下去就要辦砸了——日南王朱慈照實際上沒有“征服安南”的實力,他只是撿了個漏兒,運氣的成分占了八九成。
  而他和大明朝廷隨後的處置,也順應了安南上下人心思定的大趨勢。
  安南的亂世已經壹百多年了,南阮北鄭的大格局已定。在原本的歷史上,南阮北鄭也快泄氣了,在鄭梉的寶貝兒子鄭柞和阮福瀕這壹代,就能在清朝的調停下實現持久的和平,直到在百年和平中腐化的南阮北鄭被西山農民起義吊打……
  現在大明不過早個二十年調停了鄭阮紛爭,順手還扶了壹把莫主、保主和黎王——這事兒也歪打正著,順應了安南北方的人心。
  安南的人口是北多南少,而軍事力量卻是北弱南強——南方的港口多,和荷蘭人、葡萄牙人的往來也多,什麽洋槍、洋炮、洋將的壹大堆,所以有壹段時間安南國內政治鬥爭的主線就是南定北。
  鄭、阮二主其實都是安南的南人,在之前南北朝(北莫南黎)之爭中屬於南朝。所以這兩個“主”都用安南的南人,而排擠安南的北人。
  莫、武二主,則都是安南的北人,他們實力雖小,但是靠著北人的支持,也能和強大的鄭主對抗。
  而朱慈照扶植莫、武二主,扶植黎王,也歪打正著,隨了安南北人的心願。
  所以現在已經是大明外來勢力逐步從安南退場的時候了——也許可以在升龍留個三兩千人保護黎王,但是大軍必須要退出了。
  再不退,那就是征服安南了……
  在朱皇帝的計劃當中,安南就是個藩國,不是藩鎮,也不會變成行省。
  不過他也不會把安南國丟在壹邊讓他們自己玩兒去,安南還是有大用處的。
  地處東南亞的安南國,可以成為大明侵略擴張業務的壹個重要,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外包商!
  ……
  升龍府,黎王宮。
  這座王宮是黎朝開國之君黎利留下的,占地面積不小,但是建築普遍矮小,所以就沒有多少王宮的恢宏氣勢。而且由於黎王已經失勢壹百多年,無力修繕王宮,時至今日,自然破舊不堪。
  不過隨著安南四主誠心悔過,都成了忠臣,這座破舊寒酸的王宮,又壹次成為了安南王國的權力中心。
  王宮的大殿勤政殿內,黎王黎維祺高座其上,兩邊分別擺好了六把交椅,鄭梉、武公悳、莫敬宇、阮福瀕等四大忠臣各有壹把交椅。大明日南郡王朱慈照和代表大明朝廷來冊封壹王四侯的天使陳子壯,也各有壹把交椅。
  另外,大明的金甌營田副使施大宣也在殿中,他沒椅子坐,只有壹個坐墩,也大模大樣坐著,身邊還擺了壹個木盆——木盆和他沒關系,那是用來接雨水的,現在外面正下雨,而黎王的勤政殿裏面正下著小雨……真是窮啊!
  不過安南人賺錢的機會已經來了!
  “天子的聖旨,大王和四位君侯也都看了,這個占城國不忠不孝,必須要討伐的……”正在說話的陳子壯,歷史上位列的嶺南三忠之壹的大忠臣!
  北京淪陷的時候,他正在廣東老家賦閑,在朱慈烺護著崇禎抵達南京後才北上報到——在北京淪陷前壹個月,崇禎皇帝給了他壹個協理詹事府事的官,未及赴任,北京就歸李自成了。
  而在他抵達南京後,詹事府已經被撫軍大元帥府合並了,所以他也沒當上協理,而是被朱慈烺派回廣州當知府了。
  他的知府幹得不壞,雖然沒收到多少關稅、商稅,但是卻動員了不少佛山鐵匠北上創業。
  到朱慈烺即位後,就讓他當了廣東布政使。在朱慈照入安南的時候,他正好在南京述職。
  所以朱皇帝就派他順道(其實也不是太順)走壹趟安南,向安南的壹王四侯傳旨。
  而施大宣則是在完成了占領柴棍的任務後,返回南京述職,又和陳子壯壹塊兒南下的,同樣也身負王命——有些話陳子壯不方便說,就由他這個半是商人半是海賊的實在人說了。
  “皇爺的聖旨裏都說了,”施大宣咧嘴笑著,“日南王只要占城那塊土地,人口、財帛,全都給安南的四位侯爺……根據四位出兵多少及強弱進行分配!廣南侯,妳那兒不是人少麽?這次多出點兵,就能多分壹點占城的人口了。
  而且這次的買賣才開張,以後還有的是發財的機會!西邊不是還有南掌,還有水真臘嗎?東邊海上還有呂宋諸島,還有婆羅洲……妳們自己人打來打去的,還不如跟著大明天朝壹起發財去呢!是不是啊?”
  陳子壯聽著施大宣的話,忍不住就皺了壹下眉頭。
  占城、水真臘、呂宋、婆羅洲這些……好像都是不征之國吧?洪興皇帝不知道嗎?怎麽就壹個個排好了號要去征伐呢?
  而且還要拉上安南國……還壹起發財!這話真的是洪興皇帝說的?陳子壯看了眼施大宣這個海盜,心說:妳不會在假傳聖旨吧?
  “說得對!大皇帝這是要提攜我們安南人啊!”黎維祺使勁兒點著頭,他現在可是得努力抱大腿啊!
  “四位君侯(四侯是大明的侯,黎王得尊稱他們壹聲君侯),不如妳們壹起出兵20000,為王前驅,去滅了占城國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