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953章 福寧出道,豪格危險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6

  福寧,全名愛新覺羅·福寧,生於天聰五年正月十八。生父乃是大金天聰汗愛新覺羅·黃臺吉,生母是黃臺吉的察哈爾福晉孛兒只斤·泰松——這是壹個歷史上不存在的孩子,但是因為母親察哈爾福晉的原因,深得黃臺吉的寵愛。雖然這孩子過完年才兩周歲,但是已經讓豪格感到了威脅。
  現在聽多爾袞提出要讓福寧出面督軍去戰朱慈烺,豪格的臉色就是壹陰——朱慈烺是大明監國撫軍皇太侄啊!全大金也就自己有資格去和他打,妳個多爾袞居然讓福寧這小屁孩出馬去懟朱慈烺,這是什麽居心?
  就在豪格想要出面阻止福寧督軍的時候,多爾袞已經搶先開口了:“大汗,六阿哥(福寧行六)雖然年幼,但是血統高貴,生母乃是黃金家族嫡系的公主。現在大汗要籠絡蒙古各部的貴族,就應該利用六阿哥的血統。朱由檢納兀良哈為大貴妃,又封他和兀良哈所生之子慈烜為信王,總督草原諸部,不也是想用朱慈烜身上的黃金家族的血統去拉攏蒙古人?
  至於六阿哥的年紀太小,其實不是問題,大汗難道以為朱慈烺和朱慈烜可以親自指揮大軍?還不是朱由檢派了大將在左右代勞?”
  好像很有道理啊!
  本想出言阻止的豪格壹時也說不出話了,只好壹個勁兒的向黃臺吉打眼色:汗阿瑪,兒臣最孝順了!
  可惜黃臺吉壓根沒看他壹眼,只是笑著問多爾袞:“老十四,妳看如今國中誰可以去輔佐六阿哥西出千裏松林?”
  “臣弟願意輔佐六阿哥。”多爾袞自告奮勇道。
  黃臺吉壹楞,多爾袞現在是正白旗的旗主貝勒,手裏還有15個正白旗的牛錄,無論實力還是地位遠不是六阿哥福寧能比的——現在的大金國還是四大貝勒共治的局面,並不是大汗獨攬大權。福寧雖然是大汗之子,但終究只是壹個貝子,手裏壹個牛錄都沒有……
  豪格已經有點著急了,他現在是鑲黃旗的旗主,但實際領有的牛錄還沒多爾袞多,在議政貝勒中的排名也不靠前,如果想在將來繼承汗王,就得保證全盤接收阿瑪黃臺吉的遺產——黃臺吉擁有的正黃旗旗主地位和全部的牛錄。
  如果福寧被捧起來,那麽極有可能會拿到壹部分屬於黃臺吉的牛錄……甚至成為正黃旗旗主的繼承人。
  到時候豪格還怎麽繼承大汗的權位?
  “好!”黃臺吉卻無視了豪格懇求的目光,重重點頭,“那就有勞老十四了。”
  黃臺吉有黃臺吉的立場——他可不認為自己快要駕崩了,需要安排繼承人的問題了,他現在要琢磨的還是如何提升大汗在後金國中的地位。
  福寧如果能以大汗之子和貝子的地位出任西路軍名義上的統帥,還能讓兩白旗三貝勒出馬輔佐(兩白旗三貝勒同氣連枝,總是壹塊兒行動),那無疑會擡高大汗的地位。
  黃臺吉又把目光投向阿濟格和多鐸。
  “大汗,臣弟也和十四哥壹起輔佐六阿哥吧!”
  “大汗,臣弟也和十四弟壹塊兒。”
  黃臺吉滿意的點點頭,又道:“福寧僅僅是個貝子,指揮三個貝勒頗有不妥,朕就封他壹個貝勒,再分給他壹個滿洲正黃旗的牛錄……再授他壹個奉命大將軍的名號,奉汗命征討招撫草原!”
  豪格這下傻眼了,有壹種辛辛苦苦為他人做嫁衣的感覺了。雖然黃臺吉只給了福寧壹個牛錄……但有壹個牛錄,也是“入八分”啊!貝勒、貝子不入八分就是虛的,入了八分才是實的。
  而且黃臺吉分給福寧的那個牛錄還是滿洲正黃旗的牛錄……正黃旗是大汗親領的旗啊!
  另外,那個奉命大將軍的名號聽上去就很厲害,之前好像沒人當過啊!
  “大阿哥!”
  豪格正著急的時候,黃臺吉就找上他了。
  “阿瑪,您有何吩咐?”豪格心裏又燃起了希望之火……他眼巴巴看著黃臺吉,仿佛想求點補償。
  “妳弟弟都出征去了……妳也別閑著了,準備壹下,去錦州替下二貝勒吧。”黃臺吉頓了頓,又道,“妳打上朕的旗號去錦州,對外就稱朕禦駕親征到了錦州。”
  豪格還在那裏等著——給個什麽大將軍吧!
  “大阿哥,妳在想什麽?不敢去了?”黃臺吉看著這大兒子的傻樣,就皺起眉頭了。
  豪格的心都涼了,當然也不想出兵了,“阿瑪,眼看就要春耕了……不如等播種完畢後再出兵吧。”
  現在的八旗兵可不是脫產的,後金國就這點人口,如果八旗兵要脫產了,還哪來的六十四旗壹千四百多牛錄?以後金國的兩三百萬人口(包括蒙古人和朝鮮人)和低下的生產力,能養活三萬脫產的軍隊就很不錯了。
  所以後金的八旗兵,包括最核心的滿洲八旗在內,都實行耕戰合壹,在農忙季節,只能動員少量的精銳部隊,只有在農閑的時候才能出動大軍。
  現在眼看就要過年,過完年就得準備春耕和播種……現在東北的氣候比較冷,沒有辦法種冬小麥和水稻,主要的作物是黃米、小米、大豆、燕麥、高梁這些春夏播種,秋後收割的作物。
  不過這些作物也沒法在初春播種——東北的初春還是太涼了,容易凍壞剛剛出苗的作物,通常得等到春夏相交的時候再播種。
  所以後金大出兵的時候,壹般都在秋後或是夏天……歷史上的甲申之難正好在農歷四月,如果李自成再早倆月或晚倆月入北京,歷史多半就得改寫——十萬人放棄播種或是收割的出兵打仗,可是背了大風險的。如果最後屁都撈不著,回去就得大饑荒,多爾袞說不定就不敢動彈了。
  而現在雖然離春夏之交的播種季節還早,但是無論打遼西還是打草原,都不可能那麽快結束,只要大出兵,就壹定會耽誤播種。
  黃臺吉笑道:“大阿哥放心,朕出兵是不會耽誤農時的。”他頓了頓,“每個牛錄出10個正丁,10個包衣,半數去西林河邊,記得帶上燕麥的種子。
  還有半數去錦州……就不必帶種子了,不過要從廣寧多搬壹些糧食去錦州,要做好長期堅持的打算。”
  燕麥對土壤的要求比較低,喜高寒、耐幹燥,特別適合在漠南草原上播種,草原上的蒙古人都會種壹些。如果對產量也沒啥追求,可以用馬耕的辦法大面積播種,也不用怎麽照看,隨便種種就行了。
  所以黃臺吉才會讓多爾袞帶上燕麥種子去西林河邊。
  至於錦州的地就不種了……因為總是給袁崇煥那個強盜給割走,種了也白種。
  不過在錦州屯田的阿敏還是在廣寧的地盤上開辟了許多農莊,用廣寧的糧食養錦州的兵,以保持錦州這個前進據點。
  因為分兵屯田的緣故,常駐在錦州城內八旗兵並不多,通常就壹兩千,如果發現明軍異動,才會增加到四五千(包括包衣),再多可就沒了。所以存在錦州的糧草並不多,難以應付壹萬幾千人的長期消耗。
  這次黃臺吉讓兒子豪格打著自己的旗號去錦州,顯然是打算讓豪格當餌,吸引明軍主力來圍攻……豪格好像有點危險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