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歷史軍事

仲夏五月,天青日烈,幾縷細風,難驅暑意。 遠山綿延,有桃李橘杏依山而生,清流潺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29章 豹尾封侯

漢祚高門 by 衣冠正倫

2019-5-17 15:13

  如今的歷陽,早非武事獨勝,農桑俱廢的舊態,單單圍繞著鎮城四方,便已經興起了數個規模極大的屯田區。而在更往東的橫江附近,更是屯所連綿,壹眼都望不到邊。
  清晨時分,莫豫便早早離開了營舍,拄著壹根竹杖,在營壘中悠閑溜達起來。
  過往這段時間裏,他們這些江州降人,早就跟隨大隊沿著大江來到了江北歷陽。如此大規模、長距離的行軍,哪怕是正規軍旅都必然會苦累不已,至於降卒們則更是苦不堪言。
  是人總要吃飯,更何況是這樣的長途跋涉遠徙,體力勞損必然會更多。即便是資用充足,也沒有對降卒敞開供應的道理。所以這些江州降卒們沿途除了趕路之外,還要負責砍伐竹木、編造木筏、結草作氈、運輸麻漆等等,以此才能換取飲食配給。
  這樣繁重的勞作,加上還要遵守軍期趕路,哪怕是壹個正常的健康人,都免不了要累癱累病。所以當這些降卒們到達歷陽時,或勞損、或傷病折損千余人。如果不是隨軍藥用醫療充足,幾乎要釀生出大規模的疫病。
  莫豫早先在鄱陽膝窩中箭,雖然不是什麽致命傷,但在這樣的行軍過程中,不要說實實在在的箭傷,哪怕是尋常磕破跌損都有可能讓壹個壯力倒斃。然而他不只沒死,就連箭傷都在壹路上養得差不多,雖然跛了壹條腿,行動有所不便,但精力可謂保持的極好。
  之所以還能保住壹條性命,倒不是莫豫真有什麽鬼神庇佑、鴻福齊天,而是因為他家那個婿子莫仲。
  早前駐紮在尋陽時,他們這壹座營壘發生營嘯變故,莫仲因為身為督陣親兵,因為要拱衛主將,與丈人、舅子失散。那時節荊州軍後路掩殺,江州軍大潰流散四方,莫仲也是屢屢涉險,但他因為勇力入選督陣,非但沒死,反而糾結起了壹群潰卒,壹路往東流竄而去。
  在過了湓城之後,莫仲等人便撞上了沿江而下的豫州軍,被豫州軍鎮撫收編。當時那些江州潰卒早已經沒有了編制,莫仲為了尋找丈人他們,沿路招攬不少散卒,結果竟因此而被直接任命為掌管半幢士卒的兵尉。而後這些人又被豫州軍驅使,繼續往東接應已經攻入鄱陽的東揚軍,繼而終於在鄱陽大湖之畔僥幸與丈人他們重逢。
  重逢之後,聽到婿子講起離散以來的種種經歷,莫豫也真是感慨有加。他乃是生來的老兵戶,所歷戰陣不少,原本還覺得自己實在得天庇佑,所以才能活到今日。可是他這壹番幸運跟他家婿子比起來,那也實在是不堪再提。
  要知道在時下,兵戶子弟從軍赴死那是生來便有的義務,娘胎裏帶來的命數,想要攀功而上,那簡直就是做夢!莫豫在軍中混了幾十年,最高的職位還是在年輕勇力時擔任過壹段時間的什長,這已經是他足夠誇耀半生的資本!
  可是他家婿子從軍未久便遇上大災,非但未死,反而因此躍升為兵尉,這已經不是運氣,簡直就是鬼神助力啊!
  當然莫豫不知道的是,由於江州那些豪宗人家與原刺史王舒的矛盾,大戰爆發之前便紛紛出逃,而他們這些老兵戶們的頂頭上司便是那些豪宗家人。雖然最終還是被集結起來,但是中低層的將官們幾乎十不存壹。而後又是大規模的潰敗,讓那些軍旅編制徹底無存,這才給了他家婿子以勇力上位的機會。
  如果沒有這些前提,他家婿子再怎麽好運氣,也只能是壹生為卒。唯壹的出路便是能夠在戰鬥中勇猛表現,或被將主賞識蔭為部曲親信,幾無可能從兵卒壹躍成為掌管數百人的兵尉。
  雖然不知這些內情,但並不影響莫豫為此而歡呼雀躍。因為他家婿子這壹部多為精銳,所以在被豫州軍收編的時候,身份已經錄入籍中,已經脫離了尋常的兵戶,有了積功受賞的資格!
  所以,從軍多年向來卑用的莫豫,這壹次托了他婿子的福,父子兩人壹路來也是飽受照顧,不只有舟筏代步,更是衣食無缺。也因而相對於那些江州老兵戶長憂於背井離鄉之苦,莫豫壹路北來可謂振奮有加。因為有了他家婿子的存在,到達豫州後再錄籍中,於他家而言可謂壹個巨大的躍進,完全可以彌補他在江州家業的損失。
  所以近來,莫豫也是笑口常開,就盼望著能夠早早錄籍入屯,屆時再將妻妾家人接來,壹家人在這裏落地生根,沖向美好的明天!
  江州降卒們足足五六千人眾,除了莫豫等這些潰兵之外,據說還有大量鄱陽新卒。如今暫時被編作五個營,安置在橫江近畔。雖然最終安置如何還沒有壹個定論,但已經開始了基本的操練和勞作生產。
  莫豫原本是被安置在了傷兵營,但他不耐煩每天聽那些傷兵哀號,主動申請回到了營中。作為壹個老兵油子,莫豫自然知道如何借助婿子的身份來給爭取更大的特權,如今整個營中俱知他家背景不同凡響,不只優先安排了眼下還未足用的營舍,而且在役力方面也是頗受照顧,不被勞役太狠。
  如今整個營壘裏都是空曠,兵卒們或是出營操練,或是在左近掘渠負土、伐木割草等等勞作,只有壹些當值的兵士們持槍挎刀往來遊弋巡邏。這些兵士們看到壹瘸壹拐,神態悠閑的莫豫,不乏人頷首微笑示意。
  而莫豫也是微微頷首,壹手輕撚胡須,對於身份的轉變適應很快。只是唯獨壹點不滿,以往習慣了弓腰垂首,這會兒又是腿腳不便,胸膛挺得不夠高,姿態便顯得有些古怪,實在不美。
  如今營壘只是簡單的竹柵環繞,竹柵外還有兵卒在挖掘壘土。莫豫繞著竹柵內打轉轉,難免引起外間正在勞作的人對他指指點點,莫豫對此倒是很享受,並不介意旁人或怨望或羨慕的目光。
  他這般做派雖然不乏張揚,但倒也並不是壹味的無知炫耀。雖然他家婿子的官位得來不正,但眼下諸多舊籍不同的兵卒們編在壹起,誰又能說清誰家狀況如何?他這般張揚,落在人眼裏反而是有底氣的表現,兵卒們感官如何沒人在意,將官們也沒必要去招惹不知底細的人家,由得他在營內浪蕩而行。
  “莫豫?妳、妳是莫豫!”
  莫豫正在那裏遊蕩之際,竹柵外突然響起壹個呼聲,他循聲望去,只見壹個額上帶疤的中年人正揮著手中木鎬對他叫嚷。
  這喊叫聲很快就引起了監工兵卒的不滿,持著竹杖上前正待呵責,莫豫已經擺手叫道:“且慢,讓那人到我身前來!”
  很快那人便被領到竹柵外,垂著頭戰戰兢兢,只敢以余光透過竹柵去觀察,壹副生恐認錯了人的模樣。
  莫豫倒是和顏悅色,靠在竹柵前笑語道:“妳這壯奴也是海昏士家?”
  士家便是兵戶,那人聞言後便忙不叠點頭,只是不敢再多說什麽。莫豫此人在海昏屯所倒是壹個名人,實在是命太硬,他也曾經見過,此時再聽這麽問,已經八成確定此人便是莫豫。但心內又有疑竇,因為莫豫不過壹個尋常兵戶而已,居然在營中能有如此特殊對待,就連監工都對他禮敬有加,又讓這人不敢確定。
  莫豫聞言後便笑語道:“妳沒有認錯,我便是莫豫。不過誰給的妳膽量?居然敢直呼主家名諱!”
  那人聞言後更是大惑不解,然而旁邊那監工兵卒已經接口道:“原來這人竟是莫老門下役夫?”
  莫豫點點頭,指著那人說道:“我眼下也是與我家阿郎暫留營中,眼下不治妳亡出之罪,待到役滿,即刻來見!”
  “既然是莫老門下亡戶,正該歸奉原主。莫老稍待,即刻便將人送往營內。稍後若再有亡出所見,也是壹並處理。”
  監工聞言後便笑語道。
  莫豫聞言後便點點頭,給那鄉人打個眼色,那人雖然至今也是疑竇,確定莫豫還是莫豫,但似乎又與他所認識的並不相同。只是聽到監工所言後,眸子已是壹閃,繼而便對莫豫暗暗點頭。
  莫豫歸營後不久,那中年兵卒便被送來,隨行而來的還有數人。那監工將人送來後便告辭,只是對莫豫的態度更顯殷勤。
  待到監工離開,莫豫才對那幾人笑語道:“各位可都是海昏士家?老莫在此,妳們識不識?”
  幾人交頭接耳,壹副膽怯、敢認又不敢認的模樣,莫豫他們大多都認識,可是這老兵油子眼下的境況,又讓他們倍感狐疑。
  “莫老正在席上,妳們還楞著做什麽,還不快趕緊行禮!”
  最先見到的那名額頭見疤的漢子拍打著那幾人肩膀催促,繼而自己壹頭磕在了地上,呼郎喚主確定了主仆名分。其余人見狀,雖然還有狐疑,但也都忙不叠跪下來。
  莫豫見狀已是大樂,擺手示意這些人起身,笑語道:“既然是鄉裏劫後重逢,各位也就不用多禮。老莫不是要占妳們壹個當頭,不過鄉人們聚在壹起總能看護照顧是不是?”
  眾人聞言後都連連點頭,他們雖然至今還不明白這莫豫怎麽就成了如今這樣子,但的確鄉人聚在壹起才能安心。而這也正是莫豫這幾日招搖的壹個目的,正是要趁著眼下營內尚是混沌的時候,多多召集壹些鄉人。這些鄉人依附他家,作為役戶能夠免除壹部分勞役,同時也能給他家婿子漲勢,坐實壹個他家乃是鄉中豪宗的事實。
  當然還有壹點,就是莫豫眼下的處境都是因為他家婿子,這不得不讓他擔心,婿子如今不同以往,而他早先也實在說不上善待婿子,難保不會存怨生厭,擺脫他家。如今有了眾多鄉人在側,即便婿子望他生厭,也不能轉頭就丟棄不管。
  招攬壹部分鄉人,壹方面鄉人得助,壹方面婿子得助,另壹方面莫豫也有壹個保障。莫豫雖然不是什麽見慣大場面的大人物,但這麽多年軍旅也不是白混,這麽短時間便想出這樣壹條妙策,自己都要佩服自己的機智。
  於是那幾人在確定了壹個主仆名分後,又被莫豫驅使著去召集更多散在各營的鄉人,等到人丁聚起來眾口壹詞,到時候他們莫家不是大族也成了大族,要在這異鄉之地有了立足之處。
  而莫豫也不擔心謊言會被揭破,壹方面這些兵戶們人微言輕,而他婿子卻是正式的兵尉,孰是孰非壹眼可斷。另壹方面,這些鄉人們有了壹個主家可投靠,怎麽看都是利大於弊。
  莫豫還在那裏托著腮幻想日後自家役戶成百上千,在這豫州之地開創壹個豪宗門戶,忽然聽到外間有馬蹄聲由遠及近,忙不叠出門去看,只見幾匹駿馬馳入營中,當先壹個鐵鍪鱗甲者正是他家婿子莫仲。
  莫仲縱馬馳來,明顯騎術不精,近前勒不住馬,險些將迎面而來的丈人撞飛,還是靠著身邊騎士上前幫忙,才手忙腳亂的下了馬,已是手足無措沖上前扶起被嚇得跌在地上的丈人。
  受此虛驚,莫豫驚魂未定,然而其身後滿身的塵埃都不去管,視線則放在眼前那壹匹駿馬上,口中嘖嘖稱奇:“如此壹匹健馬,實在罕見!阿、阿仲,我能不能摸壹摸?”
  莫仲雖然身份大不相同,但臉上憨厚卻是不減,示意兵士幫忙約束住馬,攙著丈人上前。莫豫老手顫顫巍巍搭在馬鬃上,壹觸即回,待見那馬並無過激反應,才又放心的探出手去,繼而已是笑得兩眼都成壹條縫:“真是滑得抹了脂壹般,就算那些名宗深養的美娘子,剝光了未有這般順滑啊!”
  旁邊幾人聽到這話,不免都是大笑起來。繼而莫豫才又轉望向婿子,滿臉神采飛揚:“阿仲妳竟得將主大賜良馬,難道是又有高升重用?”
  莫仲聞言後則搖搖頭:“阿爺妳誤會了,將主有令,兵尉以上俱得擅騎,若是不精,便要裁汰別用。我這些日子真是苦困,平生也不見馬,近來練起,跌得肩背痛楚,又怕耽誤了月後軍演……”
  “還是要努力,不能辜負將主厚望!”
  莫豫聞言後也是壹慌,他家雖然老兵戶,但他這壹生幾乎都沒碰到過馬,更無從教導婿子,正待擡手拍肩鼓勵,想到莫仲言到肩痛,忙不叠收回了手掌。
  這壹轉眼,才看到與另壹人共騎返回的兒子,兒子身上捆著麻包竹甲,正被壓得弓腰駝背,滿臉蒼白,不免又有些痛惜,上前給兒子解著麻包,埋怨道:“少時不努力,如今若不是妳姊夫提攜,小奴妳哪得軍中閑職!”
  “阿爺不要!”
  莫仲見狀,上前制止道:“這重甲縛身,也是在操練小奴。將主日前有命,來日還要精選兵卒,便是要勝甲、厚紮、開弓、馳越多項。過後諸軍還要共演,若不達標,是要交付軍法的!”
  莫豫聽到這話,不禁瞪大了眼,他雖然是經驗豐富的老兵油子,但畢竟只是軍中底層,許多見識已經比不上他家婿子。待到莫仲解釋才明白,這幾項都是在考驗兵卒體能,能負重甲,能槍透厚板,還要開壹石以上的弓,負重翻山越嶺等等。
  “哈,真是活久見多妖,我只知有人患兵數不足,卻還未見過如此裁汰!這麽嚴酷挑選,是要選兵卒,還是要選神將?勝甲、勝甲?小卒何時有甲可勝?”
  莫豫自知他家小奴是個怎樣體質,如此壹個標準,絕無可能達到。以往他是擔心自家小奴死在戰陣,可是如今有了婿子投靠撐腰,這已經是條出路。可是沒想到這壹條本來以為無甚阻礙的出路,居然就這麽被斷絕,怎麽能不氣憤!
  莫仲聞言後嘆息壹聲,倒不是認同丈人的抱怨,他入軍還日短,接觸到什麽都覺得理所當然,這會兒只是說道:“日前幢主有令,稍後將主便要從都中入鎮,屆時演兵不能輕慢。小奴此途不行,不妨再走別的路,近日鎮內盛傳‘甲田令’,我也聽不明白,好像是要選士家子弟傳授數用之學,優者擇入選用……”
  “選用又能選用什麽?難道士家子弟還能用成屯衛軍長?”
  莫豫聞言後只是嘆息,在他的認知中,婿子莫仲如今已經是兵戶頂點的輝煌,可是現在他家小奴卻連兵都做不成,心內可謂沮喪,繼而遷怒小奴,上前狠踹了幾腳,怪他不爭氣。
  又埋怨兒子幾聲,莫豫才將婿子迎入營舍,繼而便不乏賣弄的講起自己先前所為,又怕婿子愚笨想不明白當中好處,笑著解釋道:“有了這些鄉人蔭丁作證,我家便是鄉中望宗的根基,來日阿仲妳也……”
  “阿爺千萬不可!”
  莫仲話聽到壹半,臉色已是大變,繼而便正色道:“軍中早有嚴令,若有舊鄉勢族即刻往鎮中自陳,但若軍中蔭丁,超過五人便要梟首傳示諸軍!就連我們田景田幢主入軍,都只是左右兩仆隨軍,不敢逾禁啊!”
  莫豫聞言後先是壹楞,繼而便笑道:“阿仲妳勿驚,這壹類事,我也見過,將主雖有嚴令,但下面不是該怎樣還要怎樣,不必驚怕。”
  莫仲卻是將頭搖得撥浪鼓壹般:“阿爺妳不知,單此壹令,已經斬了五個幢主,另有兩名督護在監,只待將主入軍便即刻斬首示眾!”
  “怎麽會……”
  莫豫聽到這話,已是忍不住倒抽壹口涼氣,這實在已經挑戰了他的認知極限。
  莫仲見左右無人,示意丈人湊過來,才低語道:“近日軍中已經盛傳,來日調度我軍的乃是駙馬沈侯!這壹位將主法令嚴酷,出則無改,許多勢族為將者得知此訊後,近來都是不敢犯禁。還有壹樁,我們這幾營數千人,沈侯只取壹軍編伍,才有重選之令。余者該要如何安置,未有定論。此事阿爺切勿外泄,否則我等父子俱要喪命!”
  “我明白、明白!”
  莫豫聽到這裏,臉色已是大變,沒想到他自負機智卻已經離死不遠,想想都是壹身冷汗。過了好壹會兒他思緒才略有恢復,又皺眉道:“軍中自有成例俗定,那駙馬沈侯何人?他敢這樣罔顧俗約,就不怕軍心騷亂,眾情難制?”
  莫仲聞言後神情卻是壹肅,身軀坐得筆直,仿佛那位駙馬沈侯就在眼前,壹絲不茍道:“阿爺所言,乃是因眾成事的庸碌將才!駙馬沈侯百騎能克萬軍之眾,天降帥星佑我晉祚,豈是庸碌可比!諸將皆以從於駙馬為幸,若能受用敢戰,豹尾封侯只是尋常!”
  講到這裏,他神態略有壹滯,轉望向莫豫問道:“阿爺,豹尾封侯是什麽意思?”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