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離情別緒 高陽公主流著淚,氣道:“就妳最能耐,只有妳會打仗行了吧?
天唐錦繡 by 公子許
2020-12-22 13:24
嗚嗚……”
房俊趕緊壹手攬住她纖細的腰肢,壹手輕輕拭去瑩白臉頰上晶瑩的淚珠兒,寬慰道:“當初薛延陀控弦之士二十余萬,縱橫漠北無可匹敵,為夫只率領壹衛兵卒兵出白道、突入漠北,不還是將其殺得片甲不留,立下豐功偉績?
如今吐谷渾尚且不知是否會反叛,即便其反叛之後翻越祁連山攻略河西諸郡,又能有多少兵馬?
高陽公主輕輕扭了壹下身子,便順勢靠在他懷裏,嚶嚶哭泣。
本以為房家遭遇最為險峻之形勢,連家中兄弟和孩子都避往南方,房俊壹個人留在長安撐起家業,如今卻沒料到連好生生待在長安都不行,還要率軍出征,面對強敵,動輒有兵敗身亡之虞。
她當初看不起這個“棒槌”,認為只是靠著家世胡混的紈絝子弟,而且腦子不好使,蠢得厲害。
後來卻漸漸發現這個男人的“胸懷錦繡”,不僅才華橫溢,更是用兵如神,年紀輕輕便成為年青壹代當中的佼佼者,連頗為挑剔的父皇都對他另眼相看。
尤其是房俊絕對沒有當世那些男人“以夫為尊”
“夫為妻綱”的古板思想,他會放下面子說好話哄著妻妾,更會尊重妻妾的選擇,願意讓她們拋頭露面,去做壹些看起來驚世駭俗、卻是很多女人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
成婚數年,不僅僅是“任命”而已,高陽公主早已將壹顆芳心盡數系於這個男人身上,願意同甘共苦,也願意同生共死。
眼下看著郎君在家國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卻面對強敵的數萬鐵騎,如何能夠憂心如焚、肝腸寸斷?
最難過在於,她知道自己勸不動,也不能再勸…… 男兒漢大丈夫,就是要誌氣淩霄、胸懷天下,馬革裹屍亦是死得其所。
自己的男人就是這樣頂天立地的英雄,註定要功勛蓋世、彪炳青史,豈能如女子壹般哭哭啼啼、婆婆媽媽,將心思全都放在兒女情長上不思進取?
她倒是想著自己男人是個懦弱無能之輩,最起碼那樣可以長相廝守、耳鬢廝磨。
可轉念又壹想,若自己男人當真是那等沒出息的模樣,自己又豈能情根深種、死心塌地?
怕是老早就跑出去偷男人了…… 左思右想,高陽公主糾結萬分,愈發淒婉幽怨。
房俊還欲再勸,耳邊腳步聲響,卻是武媚娘從外頭進來。
剛壹進來就見到高陽公主嬌小的身軀依偎在郎君懷抱當中,武媚娘不由得嘴角抽了壹下,徑自走向壹側的椅子,口中揶揄道:“哎呦,這般郎情妾意如膠似漆的,讓人看了當真羨慕得緊呢……”
高陽公主哭得眼圈發紅,明媚的眼眸如同兩只桃子壹般,趕緊從郎君身上跳下來,摸了壹下眼角,坐到壹旁的椅子上,哼了壹聲道:“誰能似妳那般鐵石心腸?
聽聞了郎君即將出征的消息,連面色都不變壹下,當真心冷得很。”
武媚娘叫屈道:“殿下說的哪裏話?
總不會只有哭哭啼啼才算心系郎君,否則便是負心薄情吧?”
她美眸看著郎君,目光之中愛意無限,輕聲道:“咱們的郎君是蓋世英雄,即便血火戰陣,自有武曲星君護體,誰能傷他分毫?
當年數萬山越暴民重重圍堵,不也被郎君殺出生天,成就壹世威名?
吐谷渾不過癬疥之患,看似兵強馬壯,實則不堪壹擊。
郎君出鎮河西,最要當心的不是吐谷渾,而是吐蕃。
吐蕃覬覦大唐土地久矣,只可惜壹直未能得到機會下手。
這幾年又因為郎君的‘青稞酒’使其貴族獲得暴利,反而導致糧食不足,故而有心無力。
此番吐谷渾若是反叛,其背後必定有吐蕃興風作浪,不可不防。”
在她看來,既然事情已經定局,又何需哭哭啼啼,使得郎君心焦如焚,倍添牽掛?
還不如多替郎君想壹想,查缺補漏才是應當。
房俊欣然道:“娘子所言有理,為夫雖然年歲不長,未曾經歷當年陛下南征北戰之時的波瀾壯闊,但是這些年也算是久歷戰陣,著實好生打了幾場打仗,哪壹次不是旗開得勝,斬將奪旗?
區區吐谷渾,不足掛齒。
至於吐蕃,縱然有攪風攪雨之野心,卻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派兵參預,否則松贊幹布的位置只怕坐不住。”
青稞酒盛行於世,不僅大唐境內購買力巨大,如今就連新羅、倭國、安南、甚至南洋等國亦是趨之若鶩,海路商貿之暢通,使得天下各地迥然有異的風味進入各國,受到極大之追捧,這給吐蕃帶去了龐大的利潤。
當然,這些利潤並未進入吐蕃的國庫,而是進了貴族豪強的口袋。
世間萬物,其運行之根本,追根究底都不過是利益而已。
吐蕃貴族豪強無法染指政治上更多的權力,就只能追逐金錢,青稞酒使得這些人各個雙目泛紅,前所未有的暴利讓他們實力暴漲,誰若是意欲斬斷這個利潤來源,誰就是他們的敵人,哪怕是贊普亦不例外。
所以松贊幹布明知道青稞酒越來越大規模的釀制使得吐蕃的糧食愈發短缺,卻也無力阻止。
吐蕃的政權形式近乎於部落聯盟,那些貴族豪強們支持他坐上贊普之位,本意是為了給各自謀求更大的利益。
若是松贊幹布敢於禁止青稞酒,這就與大家的利益相違背。
既然支持松贊幹布非但得不到更大的利益,還會使得到手的利益被迫舍棄,那麽大家為何還要支持他?
還不如幹脆換壹個贊普,帶著大家發財。
所以松贊幹布絕對不敢明目張膽的出兵給吐谷渾助陣,因為那樣就等同於大唐開戰。
戰火壹開,大唐必定關閉兩國之間的榷場,青稞酒賣不出去,糧食運不進來,吐蕃國內瞬間便會戰火連綿,直接威脅到松贊幹布的統治。
高陽公主對於這些事就沒有那麽熟知,眨眨眼,看向武媚娘問道:“當真如此?”
武媚娘頷首,笑道:“譙國公怯敵畏戰,將這等很可能立下不世之功的機會白白讓給郎君,郎君又豈能不笑納呢?
殿下放心,以右屯衛之戰力,即便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再不濟也有自保之力。”
她的確對房俊出征持樂觀態度,方方面面估算下來,勝算不小。
然而戰陣之上,局勢瞬息萬變,己方的壹個笑笑失誤,疑惑著敵人的壹次天才想法,都有可能直接決定勝敗,又哪裏有必勝之戰?
不過她見到高陽公主極為擔憂,連帶著府中氣氛低沈,這卻不是什麽好事,只能以言語寬慰高陽公主,讓她打起精神來。
畢竟房家的敵人,可不僅僅是有可能反叛的吐谷渾,更多還是在長安城內。
若是不能以樂觀積極的心態予以應對,很有可能郎君贏得了這場危及國本的戰爭,卻輸掉了朝堂上的利益…… 房俊正欲說話,忽然見到自己的親兵大步走進堂中,施禮道:“二郎,東宮剛才來人,說是崔侍郎已經從吐谷渾返回,正在東宮述職,太子殿下請您即刻過去!”
房俊豁然起身,對高陽公主與武媚娘道:“有什麽話,待到吾回來再說,這就去東宮壹趟。”
崔敦禮前往吐谷渾多日,壹直未有半點消息傳回,使得朝廷上下憂心忡忡。
這回崔敦禮陡然返回,必然帶回了吐谷渾的態度,這對於吐谷渾會否反叛,進而翻越祁連山攻略河西的判斷十分重要。
高陽公主看著房俊已經擡腳往外走,連忙叮囑道:“待會兒不必急著回來,先去終南山壹趟,跟長樂姐姐告別。”
郎君當真是鐵石心腸,長樂姐姐剛剛跟了妳,正值兩情相悅如膠似漆之時,妳卻在出征之前都不過去走壹趟,好生告別撫慰壹番,豈不是讓長樂姐姐傷心?
房俊楞了壹下,心想老子還真是鋼鐵直男啊,這種事居然要高陽公主來囑咐…… 略有尷尬,含糊的點點頭,便快步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