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54章 與秦楚聯軍壹戰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吳王慶忌十壹年,即公元前503年五月,以吳國為首的諸侯聯軍,壹路勢如破竹,高歌猛進,攻取郢都之後,又分兵占領了漢水以西楚國的大片城邑土地。
  包括江、息、蔣、白、黃、柏舉等二十多座城邑,被聯軍全部攻占。
  但,楚國僅存的主力軍並沒有被消滅,楚王熊軫也還尚存於人世。
  郢都淪陷後,熊軫在壹眾貴族、宿衛的保護下,壹路向西逃亡。
  棄都避難的熊軫,可謂是歷經了艱難險阻,見到了人心之險惡。
  他渡過漢水的時候,在壹天晚上,正露宿時,遇到強盜。
  強盜用戈擊熊軫,好在由於壹個貴族奮不顧身的撲在他的身上,熊軫無恙,那個貴族由於則因肩部重傷而昏迷不醒。
  在黑暗和慌亂中,躲過壹劫的楚王熊軫壹行人逃往鄖國。
  但,熊軫又差點命喪於鄖國。
  鄖君為辛,其弟有懷和巢,鬥懷要殺死昭王,想要為其父報仇,被鬥辛斷然阻止。
  辛和巢於是護送楚王熊軫壹行人逃到了隨國。
  得知熊軫避難於隨國的消息後,沈諸梁也率領楚軍進駐於隨、軍祥壹帶,修築工事,加固城防,準備在那裏堅守待援。
  ……
  章臺宮中。
  慶忌高坐於陛臺之上,下面坐著的,正是吳國的大司馬孫武、禦史大夫伍子胥、治粟內史範蠡以及廷尉伯噽。
  每個人的臉上,都有壹種頗為凝重的神色。
  “大王,田穰苴派人來報,楚人在隨地建樹王旗,安定人心,招集散兵,組織抗戰。”
  孫武皺著眉頭道:“楚王與沈諸梁的楚軍主力而今皆在隨國,其麾下的兵馬,當不下於五萬之眾。”
  “且有楚國舟師出沒於漢水南北,若不能壹戰成功,滅掉楚人的主力,唯恐遺患無窮,我吳軍有深陷於楚地之危啊!”
  聞言,慶忌瞇著眼睛道:“如今楚國被分割成東西兩個部分,寡人的目的已經達到。”
  “區區楚國殘軍,寡人原不以為慮,我吳國退師之後,令白公勝的楚軍固守即可。”
  “然,寡人適才得到黑冰臺探報,秦人,要出兵救楚了。”
  “什麽?”
  此言壹出,孫武、伍子胥四人都禁不住勃然變色,很是震驚。
  秦國竟然要插手這場戰爭?
  以吳國為首的諸侯聯軍,連戰連捷,甚至攻陷了楚國的郢都,可謂是大獲全勝,蕩滅楚國應該都不在話下。
  但,這個時候秦國出兵救楚,就會讓這場戰事的走向,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畢竟現在吳軍連楚軍的主力都沒有消滅,再加上壹支幾萬人的秦軍,吳國已經占不到便宜。
  “秦人以子蒲、子虎為大將,出兵車五百乘,必過武關而救楚。”
  “寡人不擔心秦軍與楚軍合兵壹處,怕的是秦軍迂回,從側翼襲擊我吳軍。”
  慶忌依稀還記得,歷史上的吳軍伐楚之戰,是如何失利的——
  秦師縱橫於方城內外,楚師出沒於漢水南北,楚人則支援秦師和楚師而阻擾吳師,吳師窮於應付。
  楚國土地幅員遼闊,有著廣袤的戰略縱深,這就是楚人的優勢所在。
  慶忌不害怕跟秦楚聯軍正面壹戰,怕的是敵人采取遊擊戰的方式,讓吳軍疲於奔命。
  這種戰略原本是吳國用來對付楚國的,現在卻能反過來!
  秦國這壹次出動五百乘戰車,具體有多少人馬?
  不下數萬人!
  在這個時代,壹乘兵車就是壹個作戰單位。
  但,兵車又分為攻車與守車。
  壹乘攻車包括四匹馬、壹輛戰車、三名車上甲士,以及側翼保護的壹百人左右。
  如楚軍壹般,楚軍壹乘攻車的戰場配備壹百名步卒,比中原七十五人的編制要多。
  壹卒,包括三名甲士在內。
  另外,壹乘守車有二十五名役徒,從屬於攻車。
  這樣,楚軍壹乘兵力總計就為壹百二十五人了。
  二十五人為壹兩,二兩壹偏,二偏壹卒。
  兩下有伍,五人為伍。
  卒、偏、兩、伍即楚軍年戰兵的結構層次。
  吳國的情況基本上跟楚國大致上相同。
  因為吳楚兩國地處南方,並不盛產戰馬,所以兵車的配置士卒更多。
  秦國地處西隅,與戎狄雜居,且本就是以養馬聞名於世的,所以戰馬甚多。
  慶忌推測,秦軍的壹乘戰車配置的兵力,也應該在五十人以上,可能有少量的騎兵。
  不下於三萬兵馬!
  要是在平原上跟秦軍壹戰,慶忌的心裏也有些犯怵。
  “大王,伐楚之事,何不到此為止?”
  範蠡沈吟片刻後,朝著慶忌作揖道:“聯軍已經攻取楚國近壹半的城邑土地,且其地頗為富庶,有勝於楚國西部的城邑土地。”
  “大王發起此戰之目的,是為分楚,現在目的已經達到,又何苦再與楚人秦軍死戰?”
  聽到這話,慶忌搖搖頭道:“少伯,妳讓寡人遣使與楚人議和?”
  “正是。”
  “然,若妳是楚王,妳是沈諸梁,可願就此罷手,與我吳國媾和否?”
  “這……”
  範蠡的臉色有些尷尬。
  他在這個事情上,的確是有欠考慮的。
  這個時候停戰,跟楚國議和,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楚人豈能同意?
  豈能善罷甘休?
  楚國偌大的疆土,東部開發得不錯,可謂是沃野千裏,人口較為稠密。
  而楚國的西部則是地廣人稀,好多地方都還是不毛之地,且民風彪悍,還不壹定能聽從楚王的號令。
  別說現在有秦軍撐腰,即便是沒有,楚人怕是也不會善罷甘休,要跟吳國拼命!
  因為壹旦失去了東部的城邑土地,楚國也將再無翻身之力。
  從此只能淪為壹個二等國家,可能自保有余,而進取不足!
  “大王之意,是與秦楚聯軍壹戰?”
  伯噽好奇的問道。
  “寡人不怕秦楚合兵壹處,怕的是各自為戰,從側面襲擾我吳軍。”
  慶忌沈聲道:“秦人有戰車五百乘,其斷然不會舍棄這壹優勢。”
  “寡人之意,是搶先壹步攻下隨國,將楚軍主力消滅,生擒楚王,然後再與秦人壹戰!”
  慶忌深知,在機動能力上,吳軍遠不及秦軍。
  這是壹個十分殘酷的現實。
  若是將戰場放在曠野之上,或者擅自追擊秦軍,吳軍最後只能被牽著鼻子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