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歷史軍事

少年和媳婦   閩水上江水擊蕩,十裏江面具是渾黃。   枯枝殘葉順江而下。   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十二章

大明文魁 by 幸福來敲門

2019-5-19 15:53

當城裏人(壹更)
  免除徭役在明朝叫優免,多少讀書人考秀才,舉人,很大原因不止為了做官,還為了這優免二字。
  眾所周知明朝亡於流民,流民起於苛捐雜稅,苛捐雜稅為正役,雜役,正役為田畝,雜役包括攤派,雜泛徭役。
  有了優免徭役四字,雜役沒有了,有了免糧壹石,
  差不多免了十畝民田的正役,這點權力在明朝不能大富大貴,至少不家破人亡,做壹個開心的自耕農。
  眼下林延壽,林延潮二人都還沒有到十六歲成丁的年紀,可以免役。不過大伯和三叔卻不行所以以前大伯要去衙門厚著臉皮當壹個白役,也是為了逃避稅賦,不過三叔卻免不了。
  現在大伯有了衙門裏的正式差事,所以林高著優免壹丁的待遇,三叔就可以名正言順地享受到了,當然這是在林延潮,林延壽還沒有十六歲前,林延潮沒有考取秀才功名的前提下。
  隨便說壹句,秀才可以免兩丁,免兩石。
  大伯道:“這我們都知道啊,這不是應該更應該買田嗎?別小看免糧壹石四字,也就是我們家十畝水地的正役少了,不僅如此,還少了淋尖踢斛的壹塊,免糧的好處,自己家地裏種出來每壹粒糧食,都是咱們家的。”
  淋尖踢斛這是官府收糧的潛規則,官府收糧時,用個大斛做量器,百姓將糧食放進斛裏稱重。
  谷堆要按尖堆型裝起來,會有壹部分超出斛壁,然後這時收糧的胥吏,就是展示神腿蓋世的功夫,對著斛裏猛踹壹腳。這溢出來的谷物,據說是彌補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損耗用的,歸入自己腰包了。所以老百姓納糧,國家拿壹塊,胥吏要剝削壹塊。
  林延潮接著道:“是啊,大伯如果免糧壹石最多只夠十畝地用的,如果我們家繼續買地,多余的地就不能享受免糧的好處了,那麽正役加上淋尖踢斛這壹塊,就夠我們受了,萬壹遇上了災情,那可糟了。”
  “妳這麽說是對,但不是大家還在種著地麽?”然後大伯又道:“或許等明年我們家延壽過了童試,考上了秀才,咱們家不又可以買地,早買晚買都壹樣嘛。”
  大伯依舊對自己的兒子信心滿滿,隨即見了林延潮又道:“延潮,妳不要誤會,妳也是很厲害的,不過就是聰明用到俗事上去了,沒在讀書的點上,妳大哥不同,壹心壹意讀書,沒有分心啊。將來也好,妳哥當了官,妳就給他當師爺。”
  “戲文裏怎麽說的,妳大哥就是包龍圖,妳就是公孫策啊,哈哈!”
  大伯又在自以為萌萌噠了,林延潮黑臉道:“大伯,我真的不想和妳再說話了。”
  “別,別,妳可是咱們家小諸葛,大伯聽妳的,妳說不買就不買,咱們和爺爺說壹說,不過既然不買地也要種地吧,不然咱們家吃什麽。”大伯開口道。
  “咱們不種,租給別人種就好了。”
  大伯道:“不是吧,就十五畝地租給別人種,不是還要分別人三四成收成。再說三弟不種地,閑著做什麽啊?”
  林延潮這時候開口道:“大伯,三叔,咱們索性在城裏買個住處吧!
  “住處?”大伯,三叔壹臉驚訝。
  林延潮又說道:“大伯妳都在衙門當差了,也算是個官人了。這在城裏要有個住處吧,就算住吏舍,但把妻兒老小接來城裏住,這樣才顯得體面。”
  大伯點點頭,不由學著幾分沈師爺的樣子,摸了摸下顎的短須道:“言之有理。”
  林延潮又順著道:“再說,我和延壽要讀書考功名,如此就重在交遊,住在城裏,這裏名師大儒多,讀書人多,交遊往來下,學問這長進的才快。”
  聽到為了兒子讀書,大伯瞇著眼笑著道:“對,對,說的對,主要是買了住處,我們也算城裏人。”
  三叔道:“潮囝,可我只會種地啊,來城裏我幹什麽?”
  林延潮道:“這不難,三叔妳可以找個活計,咱們壹步步來。”
  這壹下林延潮說服了大伯和三叔二人,他們決定都是聽林延潮的。
  於是林延潮與大娘,淺淺,三叔壹並拿著大伯的帖子去找房牙,至於大伯,衙門裏有差事,不能走開。
  這年頭房牙就是後世開遍大街小巷的房產中介,不過區別在這房牙不是私營的,而公營的。
  吃官家飯的。房才本是怠慢,但林延潮報上大伯名字給這位房牙時,房牙也是十分恭敬,畢竟大伯眼下可是縣尊面前的紅人,壹定是要大大討好的。
  房牙笑著道:“想必是給妳家官人買的房子吧!也是,官人在衙門裏上班,不日就要當上典使,司吏,早該是把家搬到城裏來了。”
  房牙壹臉討好,大娘頓時顏面有光,也是從潑婦轉型到貴婦,逼格滿滿地道:“咱們就看看吧,不過差的屋子就不必說了,咱們官家人要的是這份體面。”
  大娘重音落在了官家人三個字上。
  林延潮向房牙問道:“那麽買房估摸著要花多少錢啊?”
  房牙笑著道:“小官人人家說長安居大不易,咱們省城裏,住得也不輕松啊,不同地價也是不壹樣啊,若是安泰河旁的河房就更貴個兩成了,就看妳給得多少吧!”
  試探起自己底細來了,林延潮笑了笑道:“蠻問問,若是妳給我說的不合適,咱們就租,價錢合適就買。我聽說若是買斷,妳的抽頭可是不少吧,有句話是不是叫什麽成三破二來著,不是有句話是吃了買家再吃賣家。”
  “小官人哪的話,換了他人,我尚不敢如此昧著良心,又何況是林官人的家眷,咱就收妳個人情價。”房牙呵呵地笑著道。
  “若是房子滿意,也不會少了妳的房牙前,妳說說罷。”
  房牙聽了眉開眼笑道:“那我和小官人,試著說道說道。”
  於是房牙拿了張圖來,就是簡易版省城地圖了。
  房牙當下將地圖攤開對林延潮解釋道:“妳看咱們省城有句話是城北住官人,城西住貴人,城南住公差,城東住窮人。怎麽說呢?城北就是城北大街這壹塊,是布政司,按察使司,本府府治,鎮守總兵,鹽道衙門,糧道衙門的駐地,多住得外來高官,總兵家眷。這裏寺廟也多,如華林寺,開元寺都是古剎。”
  大娘點點頭霸氣地道:“咱們也不差錢,城北的宅子多少錢呢?”
  “咱們給妳算算,妳說要有門市?門市好啊,出入方便,若是大街上還能租出去當個鋪子,也氣派,否則門開在小巷子裏,多不體面。還得帶庭院的,庭院好啊,四四方方的,還要小樓,那更好了,妳看這裏有間二層小樓,原來都轉運鹽使司的官人住的,壹點兒也不貴,只要七十八兩銀子就好了。”
  “七十八兩?咳咳,城北外地人多,咱們還是看看城西的吧。”
  “好,城西呢?就是郡城中街以西,這裏巷有郎官巷,塔巷,坊有光祿坊,朱紫坊,臨西湖而居,前面是小河,讀書人不是愛說壹句小橋流水人家。本地官宦鄉紳,多是衣錦子弟,都喜歡買寓所於此。”
  “不過這裏屋子都比較大,少說也是三進,二進的就不給妳說,有壹棟六十三兩,還有間七十幾兩,哦,不,這已是賣掉了。”
  大娘連忙道:“咱們家也就七口人,下人也沒幾個,住不了三進的屋子。城南的看看吧,我瞅著城南也挺好。”
  “城南呢?就是南門大街,郡城中街以東,有侯官,閩縣兩縣縣衙,還有府學,縣學,多住的都是衙門裏的官差,以及商賈。不過地少人多,要麽屋子小,要麽不帶門市,要麽不帶庭院的,沒有小樓的,這妳看看。”
  大娘頓時沒有底氣,頻頻目視林延潮。
  林延潮笑著道:“那就看看城東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