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
明天子 by 名劍山莊
2021-4-25 19:22
孫太後的父親,朱祁鎮的外公,原會寧伯孫忠,已經不在了。
老人家臨死最後的念頭,就是想請皇帝開恩,讓兒子孫繼宗繼承爵位,讓會昌伯復爵。
說起來很可憐,但是朱祁鎮卻不能同意。
他其實給了孫繼宗機會。
他讓孫繼宗上了戰場,希望他能在戰場之上建功立業,那麽是功勞有些少,朱祁鎮也可以擡擡手,給他壹點優待。
全了太後的念頭。
但是也不知道孫繼宗無能,還是運氣不好,這麽多大戰,孫繼宗倒是平平安安的,但是平平安安也就代表著無功無過。
即便是朱祁鎮想放水,都是不成的。
朱祁鎮也就沒有辦法了。
朱祁鎮登基以來,所封的爵位並不在少數,國公都有好幾個,侯伯更是有幾十人。但是朱祁鎮嚴格的秉承著非軍功不得封爵,當然了,或許因為政治原因,放寬或者縮緊壹些標準的,但是最基本的標準,從來是沒有變過的。
也就是軍功。
太後每每說起這壹件事情,朱祁鎮只能拿祖制說事。
給外戚封爵之事,也就是宣宗皇帝開的特例,之前是沒有的。而今會昌伯因事而罷,自然無功不能恢復了。
但是古代最重孝道。
朱祁鎮即便是貴為皇帝,有些事情也不能為之。
他甚至與內閣演過戲,朱祁鎮寫了封爵的聖旨,讓內閣反駁回來。然後朱祁鎮去孫氏哪裏表示無可奈何。
孫氏為了這壹件事情,派人給內閣大學士送禮。各內閣大學士都是猴精壹般的人物,不用朱祁鎮通氣,就知道該怎麽辦。
而且就政治觀念來說,武將們是不希望外戚封爵的,怎麽我們要壹個爵位誰不是自己壹刀壹槍,或者祖輩壹刀壹槍殺出來的,憑什麽生壹個好女兒就能壹步登天。
對於這壹件事情,他們本心也是不願意的。
而文官對外戚的提防,甚至比勛貴更重,朱祁鎮將石璟,也就是朱祁鎮的姐夫放在少府位置上。
就被很多言官詬病了。
自然不願意封會昌伯,更不要說,今日壹旦開了空子,今後每壹代的皇後的娘家估計都會封爵。
所以他們即便沒有皇帝支持,也不願意同意,更不要說而今皇帝有暗示了。所以將聖旨更封駁了。
孫太後當日大發雷霆,來到乾清宮,訓斥朱祁鎮已經內閣諸位先生。
朱祁鎮也不敢回壹句話。
但是內閣裏面的人,可不慣太後,李賢就當即反駁,言語之中,看似恭敬,但是細細品來字字如刀。
說的太後掩面而去。
朱祁鎮只能去安撫太後,又壹折太後的意思,象征性的處罰了李賢,這壹件事情才算過去了。
太後也不是壹個笨蛋。
如果當時,沒有想明白是怎麽回事。
但之後細細思量,卻也想明白是怎麽回事了。
既然拗不過兒子,這壹件事情就不提了。
只是多賞賜壹些銀錢布匹給孫家。
只是如此壹來,母子之間就有些隔閡了。
紫禁城很大,母子之間,距離並不遠,但如果不願意交心,也是壹輩子可以說不上幾句話的。
所以這壹次懷恩忽然說太後想見他。
朱祁鎮心中頓時胡思亂想起來,暗道:“到底又有什麽事情?”
有壹個這樣的母親,朱祁鎮也是有煩惱的。會昌伯的事情只是其壹,太後多石璟並不喜歡,因為是順德公主的夫婿,她更想朱祁鎮提攜常德公主的夫婿,還有這樣那樣的家長裏短的事情。
其實,縱然是太後,孫太後的某些思路,也與後世的家庭婦女沒有什麽區別,對朱祁鎮在做什麽事情,從來不關心。
因為孫太後知道,自己這個兒子從來都是有主見的,又能打敗了瓦刺,在治國之上,決計沒有什麽挑剔,只是太不懂人情世故,親戚親情。
孫太後卻不知道,皇帝本身就不講這個。
朱祁鎮將可能的事情,壹件件在心中國去,孫家的事情,順德公主的事情,常德公主的事情,或者郕王的事情,後宮之中,誰又惹到了太後。
只是來到坤寧宮之後,卻發現錢皇後早就在這裏了。
朱祁鎮對孫太後行禮之後,只是恍惚覺得看太後,已經很老了。雖然孫太後還是在努力打扮,但是當初風韻已經不在他身上存留半分了。
畢竟宣宗皇帝走了幾十年了。
孫太後的韶華也已經不在了。
朱祁鎮心中微微有些心酸。與錢皇後在壹起,有壹種鮮明的對比。
朱祁鎮對錢皇後說道:“辛童,妳也在啊。”
孫太後說道:“她怎麽能不在?皇帝,我問妳,我那孫兒,現在在什麽地方?”
朱祁鎮知道孫太後所言的我那孫兒,並不是朱祁鎮其他幾個兒子,就是指朱見濬。
所謂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少兒。
皇家就是如此,朱見濬壹出生就確定了他的繼承權,這個繼承權根深蒂固,到了朱祁鎮都無法動搖的地步。
故而,他被宮中上上下下,可以說是三千寵愛在壹身。
太後更是將大孫子時時刻刻帶在身邊。朱祁鎮想要太子去大本堂讀書,還費了好大的口舌,最後太後才放手。
從此太子就很少在宮中了。
否則朱祁鎮就要擔心太子長於深宮婦人之手,將來會是壹個什麽樣子。
還好而今看來,太子還沒有長歪。
朱祁鎮此刻聽孫太後問太子,估計又是想太子了,微微壹笑,說道:“母親,濬兒將來是要擔當大任的,自然是要讓他多看多聽,知道大明到底是壹個什麽樣子,將來也好,主持天下大事。此刻濬兒應該在廣西,不過母親放心,濬兒決計不會出什麽問題的。”
朱祁鎮對這個兒子也是非常看重的。
他每天晚上都會看關於太子的奏報,才會入眠了。
他前世沒有結婚生子,今生才有這麽壹個兒子,這種牽腸掛肚的為父之心,也是而今才能體會的。
孫太後冷笑壹聲,說道:“皇帝,妳向來是壹個有主意,我說不過妳,但是有壹件事情,妳也要辦了吧。”
朱祁鎮說道:“母親所言的是?”
孫太後說道:“太子婚事。”
朱祁鎮下意思說道:“豈不太早了?”
而今太子也不過十七八,在朱祁鎮的觀念之中,這樣的孩子都屬於早戀了。卻不知道他這壹言讓太後勃然大怒。
太後說道:“早,妳想讓濬兒年過二十還不成婚嗎?這傳出去,豈不讓讓天下人笑話,妳不喜歡我管事,我也壹直沒有管,這壹件我都看不下去了。妳與皇後不是十五都結婚了嗎?怎麽到了太子,就這樣拖拖拖,妳這個當爹的到底是什麽意思?”
“本宮還要抱重孫的。”
朱祁鎮被劈頭蓋臉的壹頓喝罵。
事實證明,即便妳當了皇帝,在親媽面前也算不了什麽東西。朱祁鎮只能跪倒請罪說道:“孩兒知錯,請母後息怒。”
的確,朱祁鎮也想明白。
這壹件事情的確是他的錯,他下意思用後世的觀念來看現代的事情了。
對於後世壹個男孩,十八歲結婚是有壹些早,但是在這個時代壹點也不早,作為壹國太子,更是有壹點晚了。
只是朱祁鎮壹時間有些恍惚。
如果單單算今生的歲數,他才三十多歲,兒子都要結婚,估計過壹兩年,孫子都有了。
有壹種無法言喻的荒謬感。
“起來吧。”太後自然不會讓皇帝壹直跪著,但是她斬釘截鐵地說道:“我不管妳是怎麽想的,立即召回太子,將這壹件事情給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