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明天子

名劍山莊

歷史軍事

壹個八九歲的孩子,壹身白色孝衣,團團的在錦被下面,小小的人兒看上去可憐之極。而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壹十六章 老將

明天子 by 名劍山莊

2021-4-25 19:24

  魏國公說想的還是最好的結果。
  而最壞的結果,魏國公根本不敢想象。
  皇權之爭,牽扯進去家族實在太多了。魏國公府也不是當初的魏國公府了,壹個不小心,整個家族就在今日畫上了句號。
  在靖難之戰中,太宗皇帝不敢為難魏國公家族,乃是因為中山王死了沒有多長時間,那時間的魏國公府,可以說是門生故吏遍布天下,這分影響力在,太宗皇帝不得不掂量壹二。
  但是而今的天下,早已不是當初的天下了。
  魏國公府也不是當初的魏國公府了。
  魏國公心中在不住的想著出路,眼睛珠子不住的亂動。
  會昌伯孫銘說道:“國公,妳無須擔心,我沒有讓妳參與進去,今日之事,妳只要老老實實的待著,就是大功壹件。壹旦事敗,妳也不用被牽連進去,怎麽樣,是兩全其美之事吧。”
  魏國公忽然壹笑,說道:“會昌伯。妳這就錯了,妳何不邀我共襄盛舉,我也想為太子出壹分力。”
  會昌伯孫銘輕輕壹笑,搖搖頭說道:“不用了,太子說了,妳能帶南京京營做別的事情,還可以,但是奪宮之事,妳沒有那個本事。”
  魏國公聽了,只覺得臉上壹片發紅。
  卻也知道,會昌伯所說的沒錯。
  朱祁鎮對軍隊的控制,從來是很重視的。
  每壹支軍隊,都有單獨的軍法官,也就是斷事官,壹直到百戶。這些斷事官體系,與軍方指揮官是另外壹個體系的,彼此之間,不能相互管轄,斷事官的上級直接在樞密院。而後勤體系卻是兵部在控制。不管那壹支軍隊,很難獨走的。
  即便太子想兵變,也不是動用大明經制之軍,而是另起爐竈,培養出壹支私軍。
  就是太子覺得在這個體系之下,他很能讓士卒做他想做的事情,比如說,進攻皇宮。
  當然了,壹切都不是肯定。
  或許有軍中將領威信特別高,就要想是石亨在軍中的時候,對軍隊的掌控權,就特別厲害。或許能突破這個體制的束縛。
  但是魏國公絕對不是這樣的將領。
  魏國公即便投向太子,太子也不敢相信,魏國公能將麾下萬余軍隊也調轉槍頭。壹個弄不好,魏國公還翻車了。
  這也是為什麽太子派孫銘來控制魏國公府,本質上,這些都是在拖延時間。
  而不是想讓魏國公有所作為。
  魏國公雖然臉紅,但是在內心之中卻下定了決心。
  不是幫太子,而是幫皇帝。
  壹來,是他看出來,太子的勝算並不是太高的。他雖然不知道而而今的情況如何,但是在他心中,太子雖然不錯,但是如何是老皇帝的對手?
  單單是這壹點,他就覺得太子能夠勝利的可能性,就不是太高的。
  二來,就是卻牽扯到魏國公府的生存之道。
  當初太宗皇帝打下南京之後,當時魏國公府被壓制了好幾十年,就是因為魏國公府乃是建文帝的支持者,這壹點從來沒有變故,壹連換了兩代魏國公,才將這個色彩,洗刷了不少。
  而從魏國公府之中,又分出壹支為定國公府。
  但是在世人評價之中,從來是魏國公府在定國公府之前,其中壹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兩代魏國公對建文帝的堅貞不屈。
  即便被壓制,被軟禁,也從來沒有變過。
  是如果不是魏國公府出了壹個皇後,還有中山王的余蔭,魏國公府這壹脈未必能傳承下來。
  但是而今大明皇帝對魏國公府與定國公府之間,還是更重視魏國公府,那是為什麽?
  是因為魏國公府的忠義。
  為人走捷徑,只能帶來壹時的好處,但是秉承原則,才能有長久的好處。
  魏國公府就是這樣的。這份忠義傳承,乃是魏國公府最好的口碑。也是讓皇室相信魏國公府的原因。
  他而今投了太子,就是將魏國公府的清名毀於壹旦。
  要想保持這壹份名聲,也讓皇室繼續相信魏國公府。魏國公府只能支持皇帝,誰是皇帝忠於誰。
  這是魏國公府這樣大勛貴處事原則。
  太子如果成了怎麽辦?
  這個事情,魏國公也不能不考慮?
  魏國公考慮的事情,從來不是皇帝與太子誰勝誰負,而是考慮著魏國公府的家業傳承。
  這也是魏國公府遲遲不動的原因。
  說實話,魏國公畢竟將門世家,如果剛剛開始的時候,被孫銘管控住了魏國公,是打了壹個措手不及。
  而今這麽長時間過去,魏國公府上上下下,還沒有壹點點的反應,就太說不過去了。
  壹是忌憚魏國公的性命。二來就是魏國公還沒有給出暗示。
  不過,而今魏國公不再猶豫了,因為他算了算時間,從紫禁城方向傳來喊殺之聲,到已經超過了壹刻鐘。
  政變又不是打仗。
  哪裏需要那麽長的時間。
  而時間越長,就說明太子這壹邊就越不順利。
  魏國公下定決心,他手指輕輕點在扶手之上,壹邊說話,說道:“會昌伯,哪裏的話,我徐某人還是有幾分威信的,何至於此,何至於此?”說話之間,手指已經連續點了五下。
  會昌伯孫銘還準備說什麽?卻聽崩的壹聲。
  他陡然感到渾身汗毛豎起。
  他也是從戰場之上活下來的人。對危險有直覺的發現。而且他也聽得出來,這個“崩”的壹聲,就是弓弩發射的聲音。
  他連忙起身,想要躲避,但是哪裏躲得開。
  數根弩箭,從不同的方向射了過來,正中孫銘,孫銘雖然躲過了要害,但是依然躲不過利箭穿心的結局。
  鬥室之內,機關發力的弓弩,力道非常足,即便是孫銘身穿數層鎖子甲,也不能抵擋。
  不過,孫銘在戰場之上,並不是白混的,此刻尚有壹口氣在,大喝壹聲,道:“殺了他。”
  而就在魏國公暗中下令的同時,魏國公府的家將也從不同的方向沖了進來。孫銘在控制魏國公的時候,就已經將他的同夥放進了這裏,圍繞著這座大廳布置,此刻在雕梁畫柱之下,西域地毯之上,各種名畫,宋唐瓷器之前。
  魏國公家將與太子的暗衛廝殺的尤其慘烈。
  這個時候,在外面等候的京營將領也大吃壹驚,頓時參與進去進去。
  雙方的廝殺時間並不是太長,但是後果很嚴重。
  孫銘帶來的人都是死士,包括孫銘在內,全部戰死。但是魏國公府這邊,損失也不小,最大的損失莫過於魏國公本身的戰死。
  壹時間,京營群龍無首。
  沒有了決定權的人,各方心思浮動之下,誰也沒有做出什麽有效的決定,待他們這邊終於達成壹致了,紫禁城方向的戰鬥,已經塵埃落定了。
  真正奠定紫禁城方向戰局的人,並不是京營這邊,而是另外壹位老將。
  石彪。
  石彪自然是不能在皇宮之中居住的,他被安排在皇宮附近的壹些宅院之中。但是他畢竟是隨駕人員,並不會距離皇宮有太遠的距離。而且石彪身經百戰,對戰鬥有壹種敏感的嗅覺。而太子奪門的時候,石彪就在不遠處遠遠的看見。
  石彪大吃壹驚,頓時躲在壹邊了。
  並不是石彪貪生怕死,而是實在是雙手難敵四腳。
  石彪這是準備去見皇帝,身邊也只有兩三個伴當,也沒有披甲,身上只有壹層單薄的侯爺服色的禮服。
  這衣服倒是很好看。
  但是能抵擋得了刀劍嗎?
  身上倒是帶了武器,卻是壹並儀劍,也就是擺擺樣子,充當禮儀場合的長劍。倒是開了刃,如果壹對壹對決,倒也不是不能用,總比手無寸鐵好壹點,但是在戰場之上,縱然是劍法超群,與重兵器格擋壹下,也準崩碎。
  所以,石彪是親眼看著太子數千人馬沖入皇宮的。
  當然了,這也是太子是準備要當皇帝的人,無意殺戮官員,再者,也不用在意保密什麽的。畢竟在他發動奪門的那壹刻,就不用擔心什麽保密不保密的事情了。
  就這樣石彪躲過壹劫。
  石彪二話不說,回到了自己的住處,集合了百余親兵,這百余親兵是他從草原之上帶過來的,每壹個都是精銳騎兵。他渾身披甲,繞了壹個大圈子,從宮城正門入城。
  南京皇宮與北京皇宮大差不差,雖有有些差異,但是在規格上卻是壹樣的,都是外面有宮城,裏面有皇城,北京的皇城,就是而今的故宮。太子先攻破的西安門就是宮城城門,現在攻的西華門,就是皇城的城門。
  不過,石彪進了宮城之後,並沒有進入皇城,壹來也是進不去了。
  在太子奪門的壹瞬間,皇城所有的大門都緊逼,不準任何人進入。更不要說,讓石彪帶著百余騎兵沖進去了。
  二來,石彪也不想進皇城。對於別人來說,今天的事情,是天降橫禍,但是對於石彪來說,這是機會,而且是天大的機會,他來此,就是為了抓住機會,立下功勞,所謂功高莫過救駕。
  想要救駕,就要往打得最激烈的地方跑,去皇城裏面做什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