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名劍山莊

歷史軍事

壹個八九歲的孩子,壹身白色孝衣,團團的在錦被下面,小小的人兒看上去可憐之極。而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壹章 儒家激進派

明天子 by 名劍山莊

2021-4-25 19:22

  朱祁鎮有毛塞頓開之感。
  峰回路轉,豁然開朗。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這個問題,在任何時候,都要躬身自省。或者說,做壹件事情,誰是妳的阻力,誰是妳的助力?
  朱祁鎮壹直覺得,大部分文官是朱祁鎮做事的阻力。
  他也是秉承這壹個念頭,在做布局。李賢去位之後,壹場從上到下的大調整,已經迫在眉睫了。
  這就是為了加強朱祁鎮對朝廷上下的控制。
  這種控制自然會受到反作用力。
  即便朱祁鎮想要完成壹套有助於變法的在儒家框架之內的思想體系,他也沒有真正意義上想從儒家框架之中來解決這個問題。
  他不過是想將這套東西,拿來用而已。
  只是他從於謙的表現出來之中,他感受到壹種力量。那就是思想的力量,理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
  朱祁鎮壹直以為將儒家思想體系作為自己隱藏的對手,這個想法壹下子動搖了。
  不管這些儒家思想在朱祁鎮多麽不合時宜。但是大明這麽多士大夫,並非都是頑固不化的分子。
  或者說,他們也並非都是想讓大明不好的人。
  大明畢竟不是清廷,清廷得於不正,死於恥辱,對內部思想控制,是嚴苛之極。很多思想上的異動,都會被納入文字獄之中。
  而大明卻寬容得多了。
  看大明士大夫的作風就知道這壹點。
  而且理學在大明並不是完全不可動搖的,大明開國不久,開國壹輩文臣士大夫們,他們大多秉承實用的學問。
  就好像是劉伯溫,看劉伯溫的文章。就知道這位老人家可不是空談道德之輩。
  於謙少年時代在永樂年間,受到這些前輩影響,更偏於實用之學,再加上朱祁鎮對於謙的影響。
  如果而今為於謙編纂文集,大概要有很大篇幅都在水利上面。
  雖然理學在這幾十年大有盛行,但是他的官學地位並不是那麽鞏固。
  即便終大明壹世,在中後期,心學也是能與理學分庭抗禮的存在。
  所以,他只能有壹個能聚集大明士大夫的旗幟,似乎能從大明士大夫之中拉出壹大幫人手為他所用。
  壹部分,固然是朱祁鎮的權威。朱祁鎮的皇帝權威在這幾十年間,已經是不可動搖。
  二部分,就是理想的力量。
  朱祁鎮此刻也反應過來壹件事情。
  似乎在唐代之後,理學或者說道學興起,儒家與佛教的鬥爭之中,互相滲透。讓儒家更偏向務虛,說什麽心性上的問題。
  所謂之三教合壹。
  但是作為壹個社會學科,他們在具體的政治思想上,也就壹個理學家壹直提倡的鄉禮之外,也沒有什麽新概念。
  朱祁鎮提出這個命題,是壹個足以震撼人心的思想命題。
  壹切政治上經濟上的變化,都是先有思想上的變化。
  這壹個問題,卻是足以震動整個大明思想界的問題。
  朱祁鎮雖然不知道整個的大明的仁人誌士,會有什麽樣的回答。
  但是足夠亂起來,才能將理學的統治地位撬動起來。也足夠讓朱祁鎮有辦法,將自己的私貨摻雜起來。
  這更是壹個陽謀。
  此刻,朱祁鎮回想起自己之前所想的事情,總覺得有壹點小家子氣了。用權謀多過陽謀,而此刻光明正大的提出這個問題。之前朱祁鎮很多困難都迎刃而解了。
  只是這壹件事情,並非沒有後遺癥的。
  於謙沈默片刻接著說道:“只是臣有壹個擔心,卻不敢不言。”
  朱祁鎮說道:“先生請講?”
  於謙說道:“王莽之禍,陛下不可不慎。”
  朱祁鎮聽了這四個字。心中也不由的有些疑慮。
  儒家很多時候都是保守派,但是儒家就沒有激進派嗎?
  有,王莽就是如今激進派的傑作。
  如果看王莽的所作所為,幾乎所有作為都是儒家所提倡的。在西漢末年,哀平之世,儒家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面對哀平之世,種種的社會問題,天災人禍,乃至於動亂饑荒。
  儒家湧出了再受命的思潮。
  就是認為,這已經是天厭漢室,必須有新王再受命,改易德性,才能解決社會上的種種問題。
  這種思潮是各種儒家學派的共同作用。
  當時漢人極度有自信,不僅僅在軍事上,政治上,極度有自信,在學術上也極度有自信,他們想用壹個理論,解決世界上的所有問題。
  從歷史下流看。
  王莽自然是失敗者。但是如果從王莽篡漢當時看,幾乎是天人相應。只有丞相翟方進之子,翟義等人起兵對抗王莽篡位。也被輕松平定。
  至於之後天下皆反,乃是王莽社會實驗失敗之後,才掀起來的。
  王莽靠的什麽輕輕松松篡位的,這固然有王家數代積累的政治力量,但也有儒家士大夫信仰的力量。
  當時最有名的大儒劉歆,更是親自下場來支持王莽。
  於謙提出這個問題,其實就說明壹件事情,那就是事情的開始很容易,但是事情的結束就未必會像朱祁鎮所想了。
  在漢武帝時,用公羊家的學說,為他種種作為做出了鋪墊的,效果很好,於是儒家深入了介入政治,隨即儒家學說也對西漢王朝的政治,加入了足夠的反作用力。
  甚至朱祁鎮,還多想深壹點。
  為什麽儒家在大漢之後,在具體的制度上就很少有創造力的傑作。比如府兵制度?
  府兵制度的思想基礎,其實就隱藏在漢代大儒的思想之中,與之相同的還有保甲制度等等。
  這恐怕未必是後儒不如前儒,而是皇帝未必想大儒們有更多的想法。
  讓大儒們談論心性,或許未必是某壹個皇帝所想的,卻是歷史演化的必然。
  心性之類重要不重要,很重要,這確立了很多法度乃至思想的基礎。看似高大上的理念,其實影響社會之中的每壹個人,只是很多時候,我們身在其中而不自知而已。
  但是這些東西與社會總就有些太遠了。
  而且,朱祁鎮可是知道明末的壹些思潮的,明末可是有大批非君思想,最有名的是黃宗羲的:“天下為主君為客。”甚至公然說君乃天下之大賊。
  今日,朱祁鎮將這個口子放開了。或許能幫助他做成很多事情,但是今後很可能,攻入紫禁城的革命軍,思想理論,就形成在這個時代了。
  不要以為不可能。
  而是非常可能,同樣的《禮運大同篇》,在康有為哪裏就是三世說加大同篇構成的公羊新體系,成為戊戌變法的思想基礎。但是在孫中山那裏,就是天下為公的革命思想。
  於謙這壹句話之中,未必有這麽深的含義,但卻讓朱祁鎮忍不住多想。
  他的壹切的壹切,不管是權力還是親情,所有社會關系都建立在皇權的構架之上的,大明王朝壹旦不在,他的子孫後代,乃至於他的政治功績,都有可能被攻擊被打倒。
  朱祁鎮心中也是有壹些不忍的。
  他畢竟不是後世的二十壹世紀的功名,而是做了幾十年的皇帝,皇帝的思維也深刻的滲透進了朱祁鎮的思維之中。
  很多事情,朱祁鎮自信自己能夠控制。但是他不覺得他後世子孫能夠控制。而思想又是天底下最犀利,也是做危險的武器。
  他能讓人不畏生死,讓懦夫成為勇士,也能讓勇士成為懦夫。讓弱者成為強者,讓強者變成弱者。
  能將大明推到極盛,也有可能讓大明在極盛的時候,轟然倒塌,瓦礫無存。
  朱祁鎮該怎麽選擇?
  他很快就有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